" />
眾所周知,文創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保障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資源節約型產業。通俗講,文創產業就是以創意為核心,科技為載體,工業化生產標準,滿足人類精神需要的產業。
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紛紛把文創產業作為其國家先導性、戰略性、支柱性產業加以培育。據聯合國統計,文創產業占全球GDP的7%,發達國家一般都達到或超過國家GDP總量的10%,而中國目前僅約占全國GDP總量的2.5%,可見文創產業大有可為,文化產業充滿機遇。
一、泉州文創產業發展現狀
泉州作為閩南文化核心區和富集區,擁有多個國家乃至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厚重的文化底蘊、雄厚的民營經濟和產業基礎,為泉州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堅實物質基礎。由泉州市政府牽頭規劃,利用“三舊”改造,形成的一批文創產業集群,如“六孔井”音樂文創園、華僑新村休閑文創產業園等,已初具規模。從目前的經濟實際來看,泉州的文創產業已具備相當的基礎,有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 對文創產業的認識不足
文創產業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對文創產業的認識較為模糊。在我國,包括各個地方政府尚未制定有關創意產業統計標準,民間對文創產業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這就直接導致了對文化產業認知上的錯位和發展上的定位誤解。
(二)文創人才嚴重短缺
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行業人才緊缺。以動漫產業為例,在泉州已有高校開設該專業,如黎明職業大學,但無論是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等環節來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從總體來看,在泉州文創產業行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特別是既懂專業藝術又懂經營管理的綜合型人才更是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缺少文創產業人才引進機制。引進機制的不完善,造成文創人才無法為泉州文創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難”已成為困擾泉州企業的一大難題,很多企業只有將研發機構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較為順利的招攬人才。諸如此類問題如果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泉州文創產業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桎梏。
(三)產業鏈不完整
創意產業鏈的形成應以創意為核心動力,驅動制造業的發展,拉動中間環節的發展,帶動后續各種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從而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銜接,一次投入,多次產出的產業鏈條。對于泉州目前的現狀來看,最缺乏的就是完整的產業鏈。以動漫產業為例,泉州制造業雖已體現出產業鏈條上下游完整的優勢,但與一些動漫產品的后期開發制作并未實現有效鏈接。文創產業向傳統產業滲透不足,還不能充分實現它的價值。
(四)文創產業的開發仍相對滯后
泉州社會文化娛樂服務消費的增長遠高于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但泉州的文創產業所提供的各種文化產品還不能充分滿足新經濟時代的要求,特別是缺少經典文化佳作。文創產業的開發仍相對滯后。
二、泉州文創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認識,完善創意產業的產業鏈。
應統一對文創產業的認識加強產業宣傳、策劃,營造泉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氛圍,充分認識創意產業的內涵和國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通過政府的輿論導向,轉變全社會對創意產業發展的認識。
對動漫企業而言,可通過動漫元素來提升包括服裝鞋帽在內的制造業的創意附加值,通過集群化政策來拉長創意產業鏈。如果能將泉州的鞋業、服裝以及毛絨玩具的生產和動漫企業的卡通形象結合起來,打造一個互動的動漫運營平臺,企業間直接相互進行跨行業交流,加強合作,各取所需,那么就能共同打造一個完善的動漫產業鏈。另外在我國的上海、北京、昆明等地大力推行的集藝術、文化、設計、商業等環節整合于一體的創意社區的建設經驗值得泉州借鑒。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由政府制定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將創意產業發展納入城市發展戰略,制定未來若干年發展的政策導向,完善和優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動漫產業方面,應重點扶持發展行業里的明星企業或優質企業,集中“優勢兵力”,從財政、融資、激勵等方面實施一定優惠措施,積極引導社會資本介入,大力推動動漫企業在創意研發設計、產品生產、推廣銷售等文化創意產業鏈條的自我發展完善,打造一批具有鮮明風格的動漫文化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中介機構,培養一批知名設計師,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動漫文化企業,推動泉州的文化與經濟融合。
(三)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
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育,對泉州而言,應不斷推出有利于創意人才成長、有利于發明創造的新政策、新規定,并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獎勵創造的創新文化。同時,應建立多層次的創造性教育體制,發揮教育在創意產業中的長期作用。香港在“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用幾年的時間,從內地引進了各種類型的創意人才達萬余人,香港的做法值得泉州學習和借鑒。
(四)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提高服務效率
民營資本投資興辦文化企業,除法律法規禁止或需前置許可審批的項目外,實行不限制經營范圍、由企業自行申報的登記制。創辦民營科技型文化企業、創意文化企業,其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審批項目的,可試行主體資格與經營資格分離的登記管理制度,由工商部門先行頒發營業執照,確認其主體資格,企業在一年內取得相關批準文件或許可證后,工商部門再核準變更其經營范圍,確認其經營資格。
來源:福建恒盛動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