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啃硬骨頭”示范全國
縱觀泉州提線木偶戲的發展,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劇目,但尚無正經的悲劇。
正如“一百個觀眾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一百個創作集體就有一百個“趙氏孤兒”,作為這部戲的編劇,王景賢有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表現手段。他坦言,現在排這個戲是有風險的,因為大家都在向晚會式和娛樂式的道路進軍。但弘揚傳統文化不能隨大流,特別是一個地方劇種更應該有自己的藝術追求。
“我們要試一試,看看自己的牙齒夠不夠硬。”王景賢說,泉州市木偶劇團作為全國木偶界具有示范作用的劇團,就應該勇擔重任,啃一啃別人不敢啃的“硬骨頭”。就像當年創排《欽差大臣》時,許多兄弟院團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地方劇團怎么敢排世界名劇呢?結果該劇一演,全國同行震驚,該劇也為泉州提線木偶戲爭得一長串新的榮譽,還晉京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獻禮演出。
創排大戲
完善表演藝術
“劇團進行劇目創作,不能只想著參賽得獎,也不能只盯著迎合市場需求。”王景賢說,此次《趙氏孤兒》創排還要跟人才隊伍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結合起來。
據介紹,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不久將掛牌成立,今后對泉州提線木偶戲這一優秀的“非遺”項目傳承保護工作任務更重,全團人員也想通過《趙氏孤兒》創排,全面展現提線木偶戲表演的真功夫,運用好泉州傀儡腔的說唱藝術,將這一劇種精華部分傳承下來。同時,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該團人才隊伍較完善,才有這個實力來創排這部大戲,在劇目的創排過程中也可以與人才隊伍建設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提高,彌補原來的不足。
“這部戲計劃于今年11月份進行公演,希望給廣大觀眾帶來新的驚喜。”王景賢說,泉州提線木偶戲還沒有創排過如此高難度的劇目,如果此次成功,對這一劇種的表演藝術也將帶來新的突破。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