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系紅磚建筑群將申報“世遺”預備名錄 泉州金門等地有望攜手共同申報
泉州紅磚建筑風格獨特 (潘登/攝)
早報訊 (記者張文璟)目前,泉州市正在積極籌備和促進紅磚建筑群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據市文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經國家文物局等有關方面初步確定,原本“閩南紅磚建筑群”申報項目名稱將改為“閩系紅磚建筑”,因為紅磚建筑群雖然主要集中在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地區,但諸如莆田市等周邊地市,甚至包括廣東潮汕地區,也有不少此類的特色建筑。此外,這種建筑目前在金門同樣有廣泛分布,而早在今年年初,金門縣有關負責人就曾前來泉州,就共同為紅磚建筑群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事項進行協商溝通。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原來有60多個,后來重新調整確定了30多個。近年來,全國各地申報熱情高漲。“按有關程序,項目成功入圍預備名錄后,才能作為國家項目正式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紅磚建筑是泉州古建筑中的典范,千百年來,泉州民風民俗的傳承衍化,使紅磚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風韻。有三開間或五開間紅磚白石雙坡曲燕尾脊的漢式古大厝,有“手巾寮”的縱向住宅,還有騎樓式的商住合一的建筑。尤其是貴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階層,他們的宅第規模可觀,形式講究,其造型、格局、技藝、用材等都蘊含著某個特定時代的文化氣質。通過申報“世遺”,可以讓更多人關注閩系紅磚建筑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
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