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單霽翔:故宮急需建立大型綜合文物修復中心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4-04-23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由國家文物局開展的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專項調查結果顯示,有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蝕的館藏文物達230多萬件,占被腐蝕文物的16.5%。

  受自然老化、保存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量文物藏品在無聲無息中走向損毀。在搶救瀕危文物的同時,如何通過監測和改善保存環境,幫助文物“延年益壽”,是擺在眾多博物館面前的一道課題。故宮博物院自然也不例外。

  經過統計,故宮博物院現在冊的文物共有180755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占全部藏品的93.2%。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館藏珍貴文物,故宮博物院在文物保護方面開展了哪些研究和實踐,進展如何?記者就此專訪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監控溫度濕度,主動防范文物“衰老”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文物,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歲月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或病害。這些文物中少部分受損比較嚴重,需要采取一些緊急措施對其進行適當的修復或保護處理。其余大部分并不需要對文物本體進行干預,通過控制和改善所處環境,可以幫助它們“延年益壽”。

  涵蓋文物建筑、館藏文物、環境質量等10個監測方面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項目是“平安故宮”工程的七項內容之一。針對文物環境的監測,故宮博物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單霽翔介紹,監測對象主要包括庫房、展廳以及一些原狀陳列的古建筑,監測的指標包括溫度、相對濕度、光照度、紫外線、空氣污染物以及有害昆蟲等。其中,溫濕度的監測最為重要,同時也是一項基礎性工作。

  在監測館藏文物環境的同時,故宮博物院還對室外文物環境進行了監測,先后完成了氣象自動監測站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建站工作,現處于試運行階段。監測站正常運行后,可以提供故宮區域環境內高準確性的、實時的氣象要素和大氣污染狀況。這對于研究各類文物病害產生的原因和受損機理有很大幫助,對室外不可移動文物和古建筑的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于環境監測中發現的問題,故宮博物院會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在倦勤齋保護工程中,通過對環境控制系統運行情況的監控,及時發現了一些問題并采取了適當的處理措施。“例如對空氣流通不暢的區域,在高濕季節采取局部除濕的輔助手段配合,對建筑后夾道中的兩個潮濕源采取有效的阻斷措施,減少了室外濕氣和雨水的滲透”,單霽翔表示。

  探討病害機理,改善文物保存環境對于文物保存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故宮博物院組織實施了多項科研課題研究。單霽翔舉例,針對古墨保存困難,條件稍有不當就會造成開裂、起翹、變形、生霉等各種病害發生的問題,設立課題《保存環境對墨的影響研究》來探尋解決之道。

  課題組采用儀器分析和模擬實驗的方法,對墨及主要制墨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在環境中吸濕變化,表面微觀結構,內部構造缺陷以及成分分析等方面進行研究,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詳細討論了病害產生的原因和機理。同時,調查了故宮博物院藏墨的保存現狀,結合藏品的受損特點,提出了古墨的保存應采取預防性保護的方法以及相應的保護措施。

  文物環境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控制和改善環境,使其更適合文物的保存。故宮博物院作為古建筑類博物館,與現代建筑博物館有很大的區別。一方面,古建筑自身環境條件較差,但又不能隨意改變其外觀、結構,同時,古建筑對于用電安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制約因素導致其保存環境往往不夠理想。具體體現在溫濕度波動幅度大,建筑或展室和庫房密封性差,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紫外線不易控制等方面。

  單霽翔表示,基于以上原因,故宮博物院開展了文物微環境的研究,這是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并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接受。“相對于控制整個展廳或是庫房,微環境控制具有精確、穩定、方便、節能的優點”。

  例如,在用電受到限制的古建筑類博物館,通過對文物微環境的控制,可以更容易地調節展柜內的溫濕度和光照度,減少顆粒物質的影響。展柜內全年的相對濕度變化緩慢,避免了中央空調、除濕機等機械設備頻繁啟停所造成的濕度波動。

  整合技術力量,全面持續修復藏品故宮博物院是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院藏中國文物堪稱世界之最。由于年代久遠和保管條件制約,部分文物存在著糟朽、腐蝕、開裂、破損等自然損壞現象,亟須保護修復。作為“平安故宮”工程重點內容之一,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是一項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

  單霽翔坦言,院內現有的科技修復力量,無論從技藝門類上還是人員力量方面都過于單薄,難以在短時間內對這些文物進行搶救性的保護修復。急需建立大型、綜合文物修復中心,以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藝、院內人才與社會力量相結合的方式,對藏品進行全面和持續不斷的修復。

  2013年6月,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啟動了“平安故宮”工程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合作項目。東城區有不少國家級、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些甚至就是清宮造辦處手工藝人的后代傳人。他們中的部分人員經過故宮博物院組織的安全培訓,已經參與到故宮文物修復保護工作中,逐步對院藏木器家具、宮廷燈具、車馬轎輿、中和韶樂、佩刀佩劍、盔頭、緙絲掛屏等文物進行修復保護。

  單霽翔表示,通過兩年來對故宮博物院文物庫房,特別是地面庫房的系統調研,建設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國家基地勢在必行。正在建設中的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和規劃中的北院區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平臺,今后將共同構成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國家基地。游雪晴、唐婷

來源:太原日報 責任編輯:林煜炫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亚洲中文久久字幕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曰本va欧美va久久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 中国性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