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近期即將開業的一家酒店,在鬧市區懸掛出“你還沒睡過我”的大型廣告,被眾多市民聲討“太惡俗”。泉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上述廣告有違反《廣告法》相關規定的嫌疑。將依法予以查處。(5月16日東南早報)
如果用“寫著無心、聽者有意”的理由來為商家所謂的廣告策略開脫的話似乎顯得有點蒼白無力,因為一個極具挑逗意味“睡”字通過加大加粗在這僅僅幾個字的廣告語中被重點突出來了,似乎用意也是如此,引人遐想,至于是否影響觀瞻、公眾能否接受似乎不在其考慮范疇之內。
商家對玩文字游戲似乎情有獨鐘,樂此不疲,比如湖北利川打出“我靠重慶,涼城利川”的宣傳標語,讓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利川一夜成名,而江西宜春更以“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轟動全國,各地政務網上不雅宣傳標語也是屢見不鮮。更有則房地產廣告:“六個一起上,包你滿意。”“男人女人都喜歡大的。”,原來不過是“六證齊全”“大戶型”。還有一則專治不孕癥的藥品廣告語云:“誰把你的老婆肚子搞大?”一次次挑戰著公眾道德底線,妄圖通過所謂的“新穎”、“劍走偏鋒”招攬顧客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毋庸置疑,通過諧音、雙關、會意等五花八門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成功吸引眼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挑起公眾的好奇心和涉獵心態給自己帶來收益,不過有一點我們決不能忽視:低俗不堪的廣告用語也會帶來“溫水煮青蛙”一般的文化“文化倒退”、“文化污染”,將社會化、大眾化的價值取向帶向極端的另一方,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文化傳播的客觀規律就是如此,因此對于這種試圖通過“打擦邊球”的廣告策略包裝和宣傳自己的行為必須進行遏止,回應公眾關切,還社會風氣以風清氣正。
“法無禁止即可為”雖是企業合法經營的標準和準繩,但毫無疑問遵守社會倫理和道德規范等社會責任企業更是責無旁貸,因此必須要加強有關企業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企業經營觀念,萬不可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而“無所不用其極”,挑戰公眾的道德底線,過度偏頗消費公眾消費觀念。對于一部分我行我素的無良經營者也要加大打擊力度,提高其無量行為的成本,讓試圖“越雷池半步”的心存僥幸者沒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間,同時也要充分發動各方面的監督力量,建立相關監督舉報平臺,如此多措并舉才能讓以低級趣味為噱頭的廣告傾向戛然而止、銷聲匿跡。
稿源:荊楚網
作者:馬青功
來源:荊楚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