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奇特的壁掛、古色古香的家具、新穎別致的飾品、栩栩如生的動物模型……走進福建省恒發家居飾品有限公司的展廳,文化創意織就的清新氣息迎面撲來,讓人流連忘返。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工藝品加工廠,到如今家喻戶曉的家居品牌龍頭企業,泉州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恒發家居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慶發一直在變革中塑造恒發的品牌。
人生:創業改變命運
1972年11月,黃慶發出生在安溪縣參內鄉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為了謀生,1991年高中畢業后,他到安星公司當起了學徒。天資聰慧的他,學什么會什么,干什么像什么,很快便從一大群工友中脫穎而出。
有付出就有回報。1996年5月,黃慶發創辦了匯發工藝品廠,并擔任廠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從承接工藝品廠的產品加工,到嘗試著進行樣品設計,開發自己的新產品,他一步一個腳印,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豐厚的收獲。一轉眼,時間到了2000年,黃慶發發現,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已不再適應急劇增長的業務了。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關心幫助下,黃慶發毅然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泉州恒發工藝品有限公司。
短短幾年的風雨搏擊,黃慶發弘揚“愛拼敢搏”的精神,克服發展中種種難題,使公司得以迅速發展和壯大, 2011年11月,公司更名為福建省恒發家居飾品有限公司。如今,恒發公司已發展成為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33畝,廠房4萬平方米,集藤、鐵、木的家具,飾品、園林等工藝品生產的中型企業,蜚聲海內外。
從2001年開始,恒發先后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授予的“全面質量管理達標”稱號,被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授予“雙優”企業獎,被福建省質量協會授予“講誠信、重質量”進出口示范企業,被泉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文明企業”,并多次被中共安溪縣委員會、安溪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等。
在公司獲得眾多榮譽的同時,黃慶發本人先后也獲得諸多榮譽:2003年12月,他當選為第九屆安溪縣政協委員;2005年11月,被評為“第三屆中國民營經濟高峰會”的優秀企業家代表;2006年4月,被選為安溪工藝品同業商會第二屆執委會副會長;2007年5月,榮任泉州市中外企業家聯誼會名譽會長;2010年5月,被評為“安溪縣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同年7月,榮任第五屆泉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商會會員;2011年11月,當選為安溪縣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2012年6月,被安溪縣個體私營經濟黨委授予“創先爭優優秀業主”榮譽稱號。
歷程:品牌贏得市場
黃慶發深知,要讓企業迅速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在強手如林的工藝品行業中迅速崛起,必須盡快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產業特點的科學管理制度。他認為,只有自己先充電,學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搞好企業戰略規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003年11月,黃慶發報名參加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經濟學院高級研修班的學習,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他又參加了廈門大學管理學院EDP中心舉辦的安溪縣企業總裁班的學習,并取得相關證書。通過不斷的學習,結合多年創業的經驗,他著手制定了《質量管理手冊》、《安全生產制度》等規章制度,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落到實處,并于2003年,大力推行“6S”現場管理,使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科學化、常規化、規范化。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線,產品質量是企業的命脈和靈魂,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今天,一個企業的振興與否都與質量的保障息息相關。”黃慶發深知這個道理,他經常對職工開展質量意識教育,強化職工的產品質量意識。在他的帶領下,恒發的系列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信任和贊譽,企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在同行企業紛紛倒閉或是壓縮乃至取消參展的蕭條情況下,恒發公司主動出擊爭取倒閉企業的原有客戶,同時逆勢上揚積極參展并且擴大展位,其中在2009年廣州禮品展覽會上就承接了超過公司年銷售額20%的新客戶。由于應對得當,2009年度的外貿業務非但沒降,反而較2008年同期增長10%。
黃慶發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他又審時度勢,確立公司“規模化、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的發展思路,堅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做精品、做特色、創品牌”的發展戰略,公司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2012年12月,泉州市政府授予他“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從小到大的藝術熏陶,十多年來對藤鐵藝術不知疲倦的追求與熱愛,一根根看似平淡無奇的鐵線,到了黃慶發的手中,經他“田園鄉村風格以及藝術抽象”的創新手法,點化成了一件件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近年來,他設計和制作的一系列產品屢獲大獎:“鐵-仙鶴”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百花杯金獎;“鹿盡風騷”榮獲第七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銅獎;“雞鳴祥韻”榮獲第八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銀獎;“馬到功成”榮獲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并在“2013年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中榮獲“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百鳥朝鳳”在第49屆全國工藝品、旅游紀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會上,獲得2014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銀獎;作品“梵音”在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中榮獲金獎……
反哺:致富不忘家鄉
四十出頭的黃慶發,身材清瘦,長相平凡,卻有著一顆博愛的心。黃慶發始終認為:老板的胸懷有多寬,企業就能做多大。他常說: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全體員工的同心協力、風雨同舟、甘苦與共。而企業老板應該肯定員工的努力和他們分享企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利益。
在公司剛剛成立,資金還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黃慶發卻把員工的生活問題放在第一位。公司有位員工是“二女戶”,家境貧寒,一家六口人住在簡陋的瓦房里。黃慶發得知情況后,毫不猶豫地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助這位員工申請建房土地,并資助了5萬元的款項,員工們都為有這樣一位老板感到慶幸。
黃慶發十分關注員工的精神生活,他投資200多萬元修建了職工之家,訂閱多種報刊雜志,供員工學習,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同時,購買棋、牌、電視音響,為廣大員工提供休息的場所和條件,極大豐富了員工的業余生活。每逢節假日,公司鼓勵和支持員工自編自演,舉辦文娛晚會,為員工提供發揮文娛特長、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也陶冶員工的情操。利用假期,黃慶發分期分批組織員工外出旅游,給部分業績優秀的員工配備小車,極大地方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其生活的質量。
創業成功后的黃慶發,生活節儉,但卻始終熱心支持公益事業。自公司成立以來,用于扶貧濟困,為災區獻愛心的款項,每年都保持在20萬元左右。黃慶發還以各種形式回饋社會,造福家鄉。每年資助5名特困職工子女上學,向參內中學捐資助學,向參內鄉員潭村小學捐贈電腦,“六一”兒童節,為員潭村小學送去慰問金;2007年,他捐資20萬元修建黃氏祖屋,2010年,捐贈18萬元修建參內鄉大厝村老年活動中心;捐資助建泉州市勞模大廈;捐贈安溪縣勞模協會;捐資舉辦“恒發杯”老年氣排球賽等……短短幾年,善款已累計達100多萬元。
對所捐助的中學、大學生,黃慶發還利用每年春節放假的時間,邀請他們到公司座談,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送上新年禮物,勉勵他們刻苦學習,努力成才,將來報效祖國。他把“助人是快樂的”當作一種心態,不計付出與回報,他就是我們身邊助人為樂的典型。
黃慶發艱苦創業,助人為樂、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善舉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政府高度肯定,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自己輝煌燦爛的人生。
當談及這些年幫助別人的感受時,黃慶發笑著表示,他從沒覺得做了多少好事,也沒想過要刻意去做好人好事。他說:“自己也苦過,所以別人需要幫助時,就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真正去做這些的人,絕不會是為了要表現什么和得到什么。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來源:泉州文化產業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