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范周:文化引領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特色之路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4-06-14

  中國經濟網6月5日訊 2014年5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辦的《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發展研究報告》修訂版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范周在研討會上表示,文化引領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特色之路。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范周

  “新型城鎮化”,是針對于“傳統城鎮化”提出來的,最早要追溯到2003年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十余年來,在中央政府的持續推動下, “新型城鎮化”經歷了從提出概念,豐富內涵,到完善理論,直至目前全面指導全國城鄉建設的過程。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2月,在已經公布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至少有26個都提到了“推進新型城鎮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背景下發展新型城鎮化,文化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想未來發展,還是需要把握三各層面的問題:其一,文化與城鎮化雙螺旋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特色;其二,用“文化”引領規劃引領城市建設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理念;其三,推進“文化治理”是規劃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要手段。

  一、文化與城鎮化雙螺旋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特色

  新型城鎮化的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知識經濟時代,文化與城鎮化的關系,應當是一種雙向互動、相得益彰的局面,是一種雙螺旋上升發展的態勢。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讓文化與城鎮化互為支撐:一方面,文化的發展要在城鎮化中得到彰顯;另一方面,城鎮化的推進要在文化經濟中得到體現。

  新型城鎮化必須把文化傳承與創新貫穿其始終。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中,必須加強文化素養的提升和文化理念的融入,要以文化建設為核心,把提升城鎮文化品位作為重要任務,用人文理念引領城鎮建設,以文化繁榮推動城鎮化進程,做好傳承、發展城鎮文明這篇大文章,高質量地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

  二、用“文化”引領城市規劃和建設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理念

  未來的新型城鎮化,必須將文化納入城市的頂層設計,增強各級城市管理者的“文化意識”,用文化規劃引領城市的發展。要讓農村有城市的軟硬設施,讓城市有農村的文化、生態氣息,從而逐漸模糊城市與農村的邊界。

  具體實踐當中,要樹立“文化城鎮化”的意識,要把當地產生在農業文明里的傳統文化,包括工業美術、民俗、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很好的發掘、傳承和保護。要堅持因地制宜,創新規劃設計,以本地的特色要素為基礎吸納外來要素,傳承歷史文脈,改善人文環境,挖掘特色內涵,塑造城鎮個性,提升城市品位,使城鎮化成為強化乃至再造本地特色和文化的過程。

  三、推進“文化治理”是規劃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要手段

  傳統城鎮化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政府主導型城鎮化,城鎮化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由市場推動的過程,而是一個受到高度行政干預的過程,是在市場力和行政力的交織和制衡中并以行政力為主逐步推進的。在新型城鎮化中,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又必須充分發揮社會的共同治理能力,通過文化提升新型城鎮化的素質,因此,“文化治理”在新型城鎮化中意義重大。

  文化治理,顧名思義,是通過發揮文化功能實現和促進社會的治理。其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百姓參與和城市印象。因此,在新型城鎮化的文化治理中,政府必須全面創新文化管理機制與手段,簡政放權,通過制度安排,利用和借助文化的功能用以克服與解決新型城鎮化中出現的各類文化問題,實現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共治的“文化治理”,通過文化考評加強對各層政府部門工作的引導。

  新型城鎮化和文化建設是一個既開放又互相關聯的循環系統,實踐中,不論是文化建設的新內容,還是新型城鎮化的新指標,都需要充分理解城鎮發展的文化訴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走出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發展的特色之路。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在线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Av在线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