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召開,開辟了中非文化交往的新紀元。蔡武列舉了一串數字:北京峰會以來的近8年時間里,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成果豐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非已成功舉辦6屆“中非文化聚焦”系列活動、8屆“非洲文化人士訪問計劃”;安排文化高層互訪共計47起;新簽署39個雙邊政府間文化協定及執行計劃;截止到2012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召開前夕,開展近70個共計1600余人的中非藝術團互訪演出,涉非近160余國次,參加非洲國家舉辦的約30個藝術節;舉辦中非展覽互訪30多起;開展治國理政、造型藝術、大型慶典、手工藝等多門類中非人力資源培訓合作20多項,互訪人員160余位。另外,中國還向非洲36國(次)提供總價值約720萬元的文化物資援助。
“以上的數字只是中非文化交往的一個縮影,中非間的文化交流項目實際上要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更加感人。”他說,目前我們正處于中非文化交往的最佳歷史時期,特點、亮點均十分突出,主要體現中非領導人高度重視和支持文化交流工作;平臺建設更加完善、交流品牌初步形成;更加注重思想上交流交融;更加突出文化上的交流互鑒;更加注重文化合作惠及非洲民生。
在蔡武看來,文化中心的設立為中非間人文交流搭建了新平臺和新窗口,有助于加強中非間常態化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他介紹,在毛里求斯、貝寧、埃及、尼日利亞的中國文化中心自建立以來,在“大文化”范疇內,高頻率、不間斷地舉辦文藝演出、綜合展覽,開辦漢語、太極、武術、中國繪畫、舞蹈培訓班、“歡樂春節”系列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重要活動數千起,常態化文化活動每年200余場,參加各類培訓的學員逾萬人,參加活動的當地公眾近百萬人。
“中非關系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考驗,已具備深厚的感情基礎、堅實的政治基礎和良好的民意基礎。下階段,中國愿同非洲各國一道努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為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開辟新途徑、充實新內容、注入新活力。”蔡武說。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