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王興斌: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旅游業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4-07-15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期,有些地方政府高舉政府主導型”大旗的“根據”,掀起 “大手筆”、“大項目”、“大投資”的旅游開發熱浪,重蹈1993年“國家旅游度假區”開發熱的覆轍。中國經濟網小編特為大家選編一篇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獲得人、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王興斌關于這一觀點的詳細解說。王興斌認為,旅游服務業是天然的市場經濟產業。國務院提出“讓中外游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開、多彩快樂的旅游之美”。做到這一點,事關國家旅游形象,事關國家形象。

  

 

 

 

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獲得人、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王興斌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加快旅游業的改革發展”工作時強調:“以改革開放增強旅游業發展動力”。在關于發展旅游的242個字的報道中,“改革?開放?發展”,如一根紅線思想貫穿始終。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旅游業,這一點已成為旅游界的常識、共識。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不會有完成時。如果躺在改革開放的已有成果上不思進取,前一階段改革開放的正成果,有可能成為下一階段改革開放的負能量。貫徹執行國務院的意見,要從“改革開放”4個字上著力。

  旅游服務業是天然的市場經濟產業。30多年旅游大發展、大崛起根本上是國內外客源市場的巨大需求推動了行游住食購娛等直接旅游供給的開發建設和社會大環境的進步;政府對旅游項目的決策、投入、管理和經營,在旅游開發初期供給條件十分匱乏之時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需充分符合當時當地客源群體的具體需求。否則,政府決心與投資越大,“濫尾”工程的損失就赿大,此類教訓不勝枚舉。時至今天,有些地方政府仍然熱衷于策劃、拍板“大項目”,甚至以“軍令狀”的方式在規定的時限、規定的地區同時推進數個、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大項目”的開發建設,而不顧地方實力能否支撐、現實客源需求規模能否消化,實際上與十八大三中全會關于發揮市場對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與更好地發揮政府指導作用的精神相左。國務院的最新意見通篇體現了發展旅游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根本的精神。

  當前,我國旅游業已基本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并存的多元結構。旅游業的服務經濟性質,要求旅游經濟更加多元化、社會化,特別是要求非國有資本更多地進入旅游業。但是在有些地區、有些領域,政府有關部門往往熱衷于組建以國有資源景區、國有旅行社、飯店、客運企業為主體的地方國有旅游企業集團,而對放手讓非國有資本的企業進入本地旅游服務業不大熱心、不大放心;有的地方雖然也推出了招商引資項目,但招商目標往往以央企和地方國企為主,對它們的要求有求必應,而對非國有資本(特別是中小非國有資本)明里暗里設置種種“玻璃門”、“天花板”。國務院要求“推動旅游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并非無的放矢。

  在發展行游住食購娛和咨詢信息服務方面,要改變“嫌貧愛富”、“重大輕小”的習慣思維,既要培育大企業、打造旅游“航母”,更要扶持中小企、營造更多的便利民眾(尤其是本地和周邊民眾)休閑旅游消費的“小舢板”,如推進旅游服務進社區、進鄉鎮,讓更多民眾在家門口享受物美價實、物有所值的休閑旅游服務。這方面,中小微企業具有靈活便利的優勢。

  當前賓館、會所、餐廳、娛樂等高檔休閑旅游場所由于失去了公費消費與官場公關消費市場,處于嚴重供過于求狀態;政府直屬的“會議中心”、“培訓中心”大多(尤其是中小城市)長期處于閑置、半閉置狀態。與此同時,適合本地與鄰近民眾、又有一定品質的休閑服務設施供不應求。國務院提出“大力開發老年、民俗、養生、醫療旅游等”,把閑置的政府接待場所轉制改型、推向市場,解決這塊“被改革遺忘的角落”,正當其時。這樣做,一不增加休閑旅游建設用地和資金,二符合“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要求。

  在休閑旅游設施開發建設上,充分發揮產品、產業無“無邊界”的優勢,通過部門聯動、產業融合,充分利用、多元開發農業、工業(尤其是待轉型的廠房工地)、商業、文化(如城鄉影劇院、俱樂部)、教育(如寒暑假時的校園)、體育(運動比賽培訓場地)等設施,挖掘社會存量資源,既可促進休閑旅游發展,又可節省土地、資金,符合“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的要求。

  國務院再次要求“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是從國民休假制度上落實國民休閑旅游的權利,促進休閑行為自主化、休閑方式多樣化、休閑時間分散化、休閑活動計劃化、休閑消費理性化,實現國民休閑旅游與社會企事業運行正常化相結合,提供休閑旅游健康、平穩、持續發展的制度性保障。在這種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上,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整合人事勞動、工商、稅務、法律、社會工團、媒體輿論等多方力量,推進職工帶薪休假制度落實。

  國務院提出“優化旅游發展軟硬環境”“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嚴厲打擊亂漲價、‘黑導游’和強迫消費等行為”。解決此類積弊,同樣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在當前加強行政執法的同時,更要對旅游景區(主要是公共資源類旅游景區)管理體制、旅游產業管理體制(主要是旅游部門與各相關部門)、旅游行業體制(主要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與行業組織及企業)、旅游運行機制(主要是旅行社、旅游電商與景區、飯店、餐館、商場、演藝場所的行業關系)、旅游就業體制(主要是導游人員執業薪酬體制)等在法治基礎上進行全面整合,在市場經濟規律下理順政府、企業、居民與游客等相關利益主體的關系,形成旅游業健康運行的內生性、常規性、長效性機制。多年經驗證明,“運動式”的“整頓”、“嚴打”、“重拳出擊”方式既不能直正治標,更不能治本。

  國家旅游的基礎是國民旅游,境外人士的入境旅游是國家旅游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國務院提出“讓中外游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開、多彩快樂的旅游之美”。做到這一點,事關國家旅游形象,事關國家形象。我國的入境旅游的大發展源之于大改革、大開放的國策;入境旅游的大發展又促進了國家的大改革、大開放的形象。當前入境旅游的嚴峻形勢下,重溫這一歷史經驗更感深切。在世界眾多國家采取多種便捷安全措施、暢開大門爭邀中國大陸游客之時,期待政府各相關部門在執行國務院“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決策時,能以更大的勇心、魄力和智慧,創造更加寬松、便捷、安全的入境旅游政策,使入境旅游更上一層樓,讓改革、開放、包容、大氣的“美麗中國”綻放風采!

  (作者:王興斌,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津貼獲得人、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