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合作成就高品質設計如何向制造業多分一杯羹?
“我給源駿設計規劃的商業模式路徑圖是,第一步做設計服務,第二步做項目合作,第三步做項目轉讓。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三步,我們每年都努力做出兩三款產品,企業直接來我這里選產品,這樣就實現了項目轉讓,我們的議價能力提升了。在和大型企業的項目合作中,我們承擔策略和設計,而對于中小微企業,我們攬下策略、設計和研發的活兒。”源駿設計董事長徐洪軍說。
中國制造的電飯煲過去最多只能賣到1000元左右,當源駿介入一家知名的電飯煲生產企業的策略和設計后,共同打造出了現在很火的一款電飯煲,價格賣到近兩千元,這使得中國的電飯煲第一次接近日本電飯煲的品質和價格。這款產品去年銷售額大于3億元,創造出一個神話。
徐洪軍說,一家企業的強勢表現在前期的定位和策略,我們跟那家電飯煲企業的合作就在這兩方面。
目前有不少中小企業不僅策略、設計能力薄弱,研發能力同樣欠缺,這就給了工業設計企業更大的商業模式探索空間。徐洪軍說:“小微企業把核心研發技術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做出第一臺原型機,企業拿去驗證是否可行。我們共做了國內5臺原型機,有殘障人士坐的全方位小輪車、紅酒機、模塊化即熱系統等。我們跟清華、浙大、中科院都有類似的項目在合作,他們把研究成果交給我們,我們整合出一個完整的產品。工業設計公司最大的優勢是整合跨界能力,因為他們往往做過各種各樣的產品。”
而博樂設計周立鋼認為,設計公司去積累大量技術研發人員難度很大,并且研發創新的風險也很高,設計公司應該發揮創新創意以及整合資源方面的優勢,工程技術和制造方面的工作還是讓制造企業去做,雙方優勢互補,各自做最擅長的工作。
三年前博樂與德力西共建工業設計中心就是整合設計模式的典范,當時這種合作模式成為國內首創,今年還被評為杭州市級工業設計中心。這種模式彌補了中小規模傳統企業沒有能力獨立創建優秀設計中心的短板,又發揮了工業設計公司的優勢。周立鋼說:“我們提供創新創意方面的工業設計,他們則負責技術和制造方面的工作。這個中心為德力西輸送了越來越多的趨勢研究成果和創新產品,使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目前德力西家居電氣在電商領域的銷售額在國內品牌中名列第一,單是一個旅行排插就引爆了一個新的產品門類,引領很多的競爭品牌去模仿和跟隨。”
探索加實踐
一條設計商業生態鏈
能讓企業年收入過億?
今年,國務院在十號文件中提到“關于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內容,周立鋼看后覺得自己很幸運,走在了文件前面,因為他去年就開始策劃“橙舍”品牌,將文化元素通過設計手段融入傳統產品,打造全新的品牌,進行一種全新模式的探索。
周立鋼說:“‘橙舍’是我們博樂和味家集團共同合資成立的竹品生活家居高端設計師品牌,福建味家集團是全國廚房竹制品業的龍頭企業,在福建有一百多畝地的制造基地和一萬畝竹林。雖然原來只做砧板、筷子等傳統產品,但其具有很強的制造實力和銷售網絡,而博樂設計在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上具有很強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兩者優勢互補,既讓傳統制造業獲得了升級發展,也讓創意創新的成果落地,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的家居用品,開發出具有設計品位而功能性極強的平價產品。”
“橙舍”是工業設計公司和傳統制造業深度合作的結晶,7月份在上海日用品博覽會上“橙舍”系列產品引起了轟動,味家集團的經銷商為此受到了很大鼓舞,也吸引了很多感興趣的新經銷代理商。周立鋼說:“設計業和制造業共同投資成立一個新公司和新品牌,這是在現有市場環境中的一種模式嘗試,這種模式比單純的設計服務合作更具穩健性和價值性。”
杭州瑞德設計一直立志于將瑞德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創新商業價值轉換力的設計公司。瑞德設計總經理李琦說,“當瑞德進入第2個十年,我的目標是將瑞德打造成自主擁有的消費者品牌。在歐美,設計是個獨立的商業體,各盡其職,各取所得,但在當前的中國,要形成這樣清晰的商業界定,顯然還有一些困難。”
歷經17年的探索和實踐,去開拓設計商業之路,李琦帶領“瑞德”逐步構架出了6大自主品牌:設計服務品牌“瑞德”、商業服務品牌“奇尚”、建筑設計品牌“智沃”、蘋果配飾品牌“COLABOX”、學習家具品牌“2平米”、公益活動品牌“青蛙”,這些幾乎完成了一條完整的創新價值轉換的商業鏈,從設計到生產,從生產到銷售,從實體銷售到網店銷售,從產品銷售到品牌構建。構建出如此縝密系統的“設計商業生態鏈”,這在當前中國的工業設計公司中也是不多見的。2012年度瑞德設計整個商業鏈的營收突破1.7億規模,成為中國“創新設計商業價值轉換”的成功商業案例,為中國原創設計服務公司的新商業模式突破提供了個性鮮明的商業實踐探索。
李琦說,打造自主品牌的根本就是為了有更多機會進行商業實戰歷練,展現“設計的力量”,用成功的實戰來證明設計在商業鏈中的價值。
來源:杭州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