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濟南8月29日訊(記者邵希煒)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今年從年初到現在,國家已經出臺7個文件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這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15年來,政策文件發布最集中的時期。這些政策有的由國務院下發,有的由文化部下發,有的由中宣部下發,涉及的內容也涵蓋了小微企業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等等。
在28日下午召開的首屆國際創意設計(山東)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這么多政策文件的下發表明,我國的文化產業進入了真正的歷史轉折期。這一方面表明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已向縱深推進,其標志就是我國已經把一般意義上的空間的傳統的文化產業向文化與科技融合推進,將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文化創意為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另一方面則表明我國文化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去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1萬億元,占GDP的3.77%,但其中60%為出版傳媒產業,其中又有大多數為印刷產業。而以前我們認為的文化產業核心行業,例如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動漫、游戲、演出等等,產值約為3000億元,電影票房也才200億元,廣告產業產值則突破4000億元。范周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要向科技“要潛能”。他說:“一個騰訊等于29.4個新浪,而騰訊的主要文化產業是游戲產業和游戲出口。”
范周表示,在這樣一個大形勢下,第五屆山東文博會舉辦首屆國際創意設計(山東)論壇是非常切合當下實際的。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煜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