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周若鵬: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核心價值觀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4-11-05

  第一,以傳統文化的克己思想加強道德主體的自我修養。主體道德修養的提升,不僅關系到個體道德價值的實現,也關系到整個社會道德素養的提高,關系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效。傳統文化中的“克己復禮”,是讓人身心達到和諧狀態的良好方式和主要途徑,具備較高的借鑒和繼承價值。“克己復禮”強調個體道德完善的自主性,“克己復禮”的過程就是人努力使自己的主觀思想與客觀事物相協調、相一致的過程,就是人摒棄自己不合禮義的思想之過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正確處理道德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義與利、情與法、言與行等。通過“克己復禮”,主體才能形成正確的榮辱觀,而正確的榮辱觀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有著積極的意義。

  第二,以傳統文化的仁愛思想實現社會和諧的倫理訴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而人與他人的和諧相處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當今社會,由于個人私欲的不斷膨脹和各種利益關系的錯綜復雜,使得人與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冷漠。傳統文化中的“仁者愛人”思想,對于指導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意義重大。在孔子看來,仁愛之道應該從家庭內部做起,否則就會“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室家大兇”。在做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后,人們還應該關心和愛護自己父母兄弟之外的人,即“推己及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過程中,應大力提倡現代仁愛精神,這對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自我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現象無疑是一劑良藥。

  第三,以傳統文化的愛國思想實現國家的富強文明。忠君愛國、重民族氣節,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培育出的精神資源。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要繼續對此進行合理的揚棄,大力倡導熱愛祖國和明禮守法。中國傳統的“家天下”政治模式,將“愛國”大致等同于“忠君”。今天,我們所強調的愛國,與傳統的愛國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當下所強調的愛國是對自己祖國真摯的愛,并不是指對某一個人的絕對忠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過程中,我們應通過輿論宣傳、教育引導等方式,使公民將自己對祖國的熱愛融入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共同推動國家的繁榮富強。

  總之,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真正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好、利用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進程。(作者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何淋淋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 |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在线看日本免费a∨按摩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