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2015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在福建平潭啟幕,首屆論壇主題聚焦“貫徹創新驅動戰略,探索產業升級路徑”。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國務委員、國務院原秘書長、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宣布開幕,并發表主旨演講。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于創新,各類企業都要把創新牢牢抓住,不斷增加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養創新人才隊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需求有機銜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王忠禹表示,這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循序技術路線圖、創新路線圖,大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此,王忠禹提出了企業成功轉型的三點要求:
首先,要堅持持續加大投入。目前,從研發投入的構成來看,2013年我國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中,科學研究經費占比僅為2.8%,而世界主要國家企業的科學研究占比普遍在20%以上,差距明顯。企業研發經費中科學研究比重偏低意味著企業原始創新不足,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廣大企業要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第二,吸引高層次、高素質創新人才。他表示,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驅動,實質上就是人才驅動。雖然我國企業已經擁有數量較多的研發人員,但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十分缺乏。2013年,我國企業研發機構人員中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僅為7.4%。兩院院士、“千人計劃”入選者、科學家等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在企業的比重更小。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將“堅持人才為先”作為創新驅動的基本原則提出來,并進行了具體部署,廣大企業要以此為契機,吸引和選拔高素質、高層次的創新人才。
第三,要勇于開展原始創新。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企業的整體技術能力已經從技術引進為主開始逐漸重視自主研發,如我國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C919大型客機、核電、高鐵、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廣大企業要借鑒學習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增強自信,積極開展原創性、高水平研發活動,形成有重大影響的專有技術和主導產品。有條件的企業甚至可以開展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前瞻性戰略技術研究,真正實現從創新追趕向創新引領轉變。
來源: 責任編輯:楊英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