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蘇小衛:打動觀眾的一定是真善美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5-11-11

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藝名家講故事”欄目邀請著名電影編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主任蘇小衛講了幾個小故事。

蘇小衛,筆名思蕪、秋實。著名電影編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主任,作品多次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本人也多次榮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代表作品有:《那山 那人 那狗》、《暖》、《沂蒙六姐妹》、《唐山大地震》、《蕭紅》等。

作品越接近人物本身才能越接近觀眾

我寫電影《贏家》緣起于天津田徑運動員孫長亭的一場報告會。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孫長亭受傷失去了左腿,但他沒有躺在軍功簿上享受國家撫恤,而是刻苦鍛煉,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田徑運動員。他共獲得了5枚金牌,并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雖然命運對他很殘酷,但他在講述經歷時,卻帶著一份輕松,那種坦然與堅定深深打動了我。創作,就是要寫這種牽動人心的東西。

在與孫長亭的溝通中,他最常說的兩個字就是——不服。殘疾了,難道就不行了?殘疾人也能有自己的事業和夢想。回京后我便開始了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我在猶豫,如果這個劇本還像通常寫模范人物的套路一樣,寫主人公如何訓練、如何吃苦、如何遇到挫折不放棄,就離觀眾有些遙遠,因為孫長亭的經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于是,我決定不完全按照孫長亭的成長經歷敘述,而是選取一些故事點,再加上一些戲劇特有的矛盾沖突,最終寫出了《贏家》。結果,這一人物形象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同、理解和接受。

真實的生活永遠大于編劇的想象

剛開始接到影片《沂蒙六姐妹》編劇任務時,我是推辭的。因為我對過去的事情不了解,但王坪導演再三邀請,我便硬著頭皮接了下來。寫完以后,心里有點虛,因為僅從網上了解了一些背景資料就寫了劇本。王導看完劇本后對我說:“走吧,咱倆一起去沂蒙山看看。”

在沂蒙山呆了一個星期,我暗自慶幸這趟來對了,并對之前寫的那個故事和寫作態度感到慚愧。在那里,我接觸到了“沂蒙六姐妹”的原型,老人們的身體都很好,她們常給年輕人講過去的事情,用親身經歷給人們當“活教材”。我還聽到了一些編不出來的故事——六姐妹中的一個女孩臨結婚前男朋友上前線了,女孩的嫂子抱著公雞跟她拜堂,她在家苦等丈夫回來,可得到的卻是丈夫在前線犧牲的消息,剩下的歲月,她就陪伴著男方的父母,度過了一生。這樣的故事不實地了解是編不出來的。

在走訪期間,我還接觸到了一位部隊首長。當年因為南征北戰,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一位老鄉照看。老鄉把首長的孩子一直撫養到新中國成立后。孩子長大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但這位首長覺得對不住老鄉。當他得知老鄉家有個女兒和自己兒子關系不錯時,便決定把兒子送回鄉下,跟老鄉的女兒結婚。首長覺得這樣做,才心安。這樣的故事,生活中還有很多,只有用心融入生活,才能發現好素材,提煉出好故事。

編劇也能在故事中積累成長

再說說創作電影《唐山大地震》的事情吧。怎么在電影中把唐山大地震這么大個事件裝進去,需要一個切口。張翎的小說《余震》就有一個很好的切口,從一個家庭、一個母親經歷災難之后的改變開始,于是我有了改編的底氣。但是,寫作的時候又不能完全按小說寫。原小說有很大部分內容是在國外,是以女兒出國后的生活為主線,但是制片方希望把《唐山大地震》寫成一個親情故事、一個回家的故事、一個修補親情拯救內心的故事。所以我寫作的時候就得把國內這些人物的命運寫進去。于是,我就去唐山采風體驗生活。很多內容我很熟悉,比如高考、下海、大學校園生活、孩子和家長的關系等等,有了生活積累,對人物的設計、臺詞寫來就容易得多。

劇情中的這沖突,看起來是劇烈的、大膽的,但背后卻體現了編劇對生活、對人物的把握能力。剛開始我覺得這事特大特沉重,慢慢地可能就會覺得這事不是不可以溝通商量的,不是找不到辦法解決的。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也沒有那么難,只要大家別那么計較,別那么緊張,放松一點,很多事情也都是可以做好的。每個故事的創作,每個情節的設置,其實就是編劇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我自己也在故事中不斷成長。

最打動人的一定是樸實善良的本性

電影《愚公移山》拍攝前,制片方找到我,給我講了太原鋼鐵廠“現代愚公”李雙良的故事,希望我寫出來。上世紀80年代,太鋼冶煉的廢渣都是倒在廠后渣山,山越堆越高。春秋刮風季節,整個后山都是漫天的渣土。退休工人李雙良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他與廠方簽了份10年承包合同,要移走3個天安門廣場大的渣山。李雙良雇民工用小板車拉土,從渣山里挑鐵塊賣了付工錢,就這樣小打小鬧地干著。后來,李雙良發現廢渣還能做水泥、燒磚塊,就辦起了加工廠。7年不到,渣山移走了。過了幾年,太鋼的人告訴李雙良,他的渣山估值有2個億,按照當年合同中10%的報酬,可以給李雙良2000萬元。可李雙良卻拒絕了這筆錢,他認為當年挖渣山那么多人干活,自己不能拿這錢。

這個故事特別讓我感動,我去太鋼見到了80多歲的李雙良。走訪李雙良的過程中,兩個細節很打動我,我們坐一圈開會,他想上廁所,但腿腳不利落,就繞了一大圈躲攝像機走;兒子發言,他怕兒子說得太長耽誤時間,就沖兒子做手勢、對著話筒吹氣,意思是少說點。

電影要傳遞主流價值觀,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古代的還是現代的,藝術的追求和責任就是傳播真善美。今天,藝術多樣化也好,邊緣化也好,個性化也好,甚至是強調自我和大家不一樣的東西,都是可以包容的。但是,最打動人心的,還得是真善美。(中國文明網、光明網記者根據訪談整理)

來源:海峽都市報 責任編輯:徐毓昭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