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自媒體內容創業的時代來了?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5-11-27

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領域,利用原創內容創業的自媒體、公眾號、APP等日益興盛,而不少傳統媒體人也紛紛開始轉戰自媒體領域。

知名主持人馬東3年前從央視離職后加盟視頻網站愛奇藝,今年10月又從愛奇藝離開,帶著一支團隊創辦了米未傳媒,打造原創內容;《外灘畫報》原總編輯徐滬生,2013年離職,2014年5月創辦了“一條”視頻;更早的有羅振宇,中央電視臺多個欄目的制片人,2008年從央視離職,2012年創辦了“羅輯思維”……而時下為數不少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自媒體,更是打算利用原創內容吸引用戶。

看起來,自媒體內容創業的時代似乎要來臨了。

深度內容必不可少

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打算利用內容創業?

“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媒體人有著資深的行業背景。由于過去大家都在體制內,發展空間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有很多第三方資源平臺可以讓他們去自由發揮。”易觀智庫分析師龐億明說。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認為,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巨大,在新媒體群體成功的影響下,有能力和有資源的傳統媒體人出去另立門戶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微信營銷觀察者褚偉分析認為,內容創業的市場是越來越大,但可選擇的創業方式越來越窄。做綜合門戶還是做垂直平臺,面對模糊的用戶畫像和受眾群體,以及從來不進行任何線下接觸的自媒體創業者來說,確實是個問題。

“綜合門戶的信息量就是大而全。而當內容的承載量足夠多、足夠大之后,對于用戶來說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有一些針對性的東西想要去看,綜合門戶內容的深度就不能達到用戶的要求。而垂直平臺的內容就更具有針對性,更能聚焦于同樣關注這一內容的人群,同時也能夠帶動人群在平臺上進行討論和抒發觀點。”不過,龐億明也認為,如果有很強的資源背景,做綜合門戶也是可以的。

于斌則更為直接地認為,傳統媒體人創業做垂直平臺更合適。“首先,因為現在做綜合門戶不是個好時機,其次,綜合門戶需要具備強大的企業管理能力,而垂直平臺則更多偏向專業內容,所以做垂直平臺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褚偉認為,大凡“內容創業”的自媒體大體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品牌樹立—粉絲積累—流量(粉絲)變現。只有極少數自媒體創業者能夠一上來就清晰自己未來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建議,在公眾號日益泛濫、閱讀數持續低迷之時,如果再想進入這個行業,應繼續以“深耕內容”為切入點,不妨多從“封面(深度)報道”“專題策劃”方面入手。不管媒介和平臺怎么變遷,任何時候深度內容都是讀者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有獨特的好處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報紙近2000種,期刊近1萬種,電視臺近5000個,電臺3000個左右。

而在互聯網領域里,我國有350萬個獨立域名的網站,蘋果生態里中國區APP有40萬個,博客大概有1億個,微博有6億個賬號,微信公號有1000萬個。

雖然有如此之多的傳統媒體、自媒體、APP等,但企業廣告費用的支出增長緩慢。不過利用內容創業依然有不少好處。

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伙人魏武揮表示,其一,內容的黏性依然很強。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很多人抱怨打開率下降(這個數字目前大概是10%),但如果換個角度看,一個裝機百萬的APP,日活動量有10萬,依然是令人滿意的。更何況,借助社交網絡的傳播,它的最終覆蓋率并不低。其二,內容的制作成本相對來說很低——即便是視頻,現在也已經不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投入。制作成本低有兩個好處,一是切入容易,二是試錯成本低;第三,如果本身定位很垂直細分,對用戶的帶動作用也不容忽視。天奇投的一個種子輪導購項目,閱讀量到最終用戶下單成交的轉化率可以做到1%至3%。這就意味著,數萬的閱讀量可以促成數百單交易——效果好過硬性廣告。

“即便是所謂的‘原生廣告’轉化率也要比硬廣高。今日頭條官方的表態是:這是最值得做的一種廣告。”魏武揮說。

龐億明表示,現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有非常高的滲透率,年輕人群的使用率也很高。“目前,主流的消費群體、主流的人群都是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汲取內容。”

“基于這些人群的內容偏好和行為偏好來創作的內容會更加容易得到反饋,得到更多的關注度。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很多新的玩法出來,這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而通過對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把結果用到內容創作上,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龐億明認為。

有多種盈利模式

利用內容創業是有好處,但要生存就得考慮怎么盈利。

龐億明表示,用內容盈利有在C端(個人端)和B端(企業端)收費兩種方式。從C端來說,要想個人用戶為內容買單,內容就一定要做得精、有質量。“其實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盈利形式。偏文字性的內容,靠用戶閱讀付費;而視頻內容,通過將內容和社交綁定,用戶如果愿意去為視頻里的道具付費就可以盈利。”龐億明表示,付費觀看內容是最為主流的一種盈利模式。從B端也就是企業端來說,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視頻內容的話就是硬性廣告的植入,這一點很常見;文字內容也可以有一些軟性廣告的植入。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定制內容,企業約稿以及定制性的視頻內容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也是非常核心的盈利方式。”龐億明認為。

褚偉認為,一直以來對于新媒體而言,內容和流量都是相輔相成的,因為要以內容來拉動流量,以流量來使內容價值變現。

廣告對于自媒體而言,是最唾手可得的變現方式。其中包括社交效果廣告、品牌促銷、新品發布、KOL(意見領袖)的評論以及各種軟性廣告植入等。

通過電商盈利最簡單的就是直接賣產品。如“羅輯思維”賣書、“吳曉波頻道”賣“吳酒”。“自媒體做電商是一條比較理想化的商業道路,同時也是最難的,如果沒有專業化的知識技能,沒有個性化的人格魅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它不僅要求你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也考驗著后端整合供應鏈的能力。”褚偉認為。

龐億明認為,不管是做自媒體也好,還是創建工作室也好,利用內容創業對個人的影響力、本身的能力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否適合做這件事情,大家需要切實評估衡量自身的情況。(亞文輝)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傅少鋒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