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攝影如何突圍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6-01-06

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交匯融合的當下,伴隨著新聞生產方式和影像傳播介質的改變,職業新聞攝影記者面臨新媒體時代的激烈競爭。為了找準傳統媒體的發展方向和新聞攝影人的職業定位,繼續發揮新聞攝影的媒體主流引導力,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日前在江蘇無錫舉辦了“趨勢與變革——2015中國新聞攝影高峰論壇”,來自全國百余家主流媒體的120位主管新聞攝影的總編輯、副總編輯及攝影部主任齊聚一堂,就中國新聞事業如何應對讀圖時代下各類媒體交融發展的現實需要,如何通過報網互動、媒體融合創新攝影的傳播機制,如何在大數據時代順應時代變革等話題展開交流。

攝影記者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在1990年銀川召開的我國首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上,我國著名新聞人蔣齊生和穆青分別提出了“圖文并重”和“兩翼齊飛”的新聞攝影傳播理念。然而,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傳統新聞攝影業既定的脈絡和格局正在發生延展和位移。受互聯網和自媒體沖擊,加之大量公民攝影人、拍客和文字記者紛紛參與圖片采集,一批經驗豐富、設備精良、受報社長期培養的專業攝影記者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傳統新聞攝影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南方都市報》視覺中心主任王景春說:“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每個人都成了潛在的新聞攝影人,這導致對同一事件的多維度記錄、多形態傳播成為必然。傳播渠道的改變決定了傳播方式的改變,勢必影響到傳統新聞攝影的生產。”

“攝影記者多年來承擔著‘為時代留影、為歷史存檔’的社會責任。我不愿意看到新聞攝影界的精英紛紛逃離。”河南《大河報》攝影部主任陳曉東感慨地說:“我們一不留神被通訊工具‘打劫’了。如今,許多信息平臺獲取資訊、采集圖像的渠道都來自同一個終端,手機的智能化使攝影迎來空前繁榮,影像呈現爆炸式增長。相形之下,我們用幾萬元的攝影器材生產的圖片卻連續10年沒有漲價,一張新聞圖片賣給網站僅有20元左右的稿費,傳統媒體攝影記者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全媒體時代的“一專多能”

當前,紙媒紛紛選擇了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中央廚房”式、“蓄水池”式的綜合編輯部紛紛建立。在新媒體語境下,專業攝影記者如何在多元媒介的強勢沖擊下突圍,紙媒新聞攝影部如何在媒介融合中贏得更大生存空間,顯得尤為緊迫。

談及攝影記者的出路,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法制日報》攝影部主任居楊建議,攝影記者應該走新聞攝影的深度化道路。她說:“如今傳統媒體第一時間發稿的優勢已不復存在,獨家新聞已成奢侈。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過度依賴文字記者,甘當配圖師傅的攝影記者的路將越走越窄。攝影記者光靠勇敢沖到新聞現場,拍攝焦點清晰、曝光正確的圖片也遠遠不夠了。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應對新媒體的挑戰,攝影記者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所在媒體的優勢,提高素養,增加知識積累,進行深度采訪和跟蹤報道,力爭把圖片拍得有深度、有溫度、有細節。”

“要做‘富媒體’時代的‘富記者’。” 上海《東方早報》副主編常河說:“作為紙媒中的視覺部門,要適應當今受眾多元化的視覺需求,單單依靠幾張靜態圖片是不夠的,往往需要通過新媒體平臺加載更大體量的圖片和視頻,達到音頻+視頻+文字的立體動態式傳播效果。在‘富媒體’時代,報道形式需要不斷升級,因此學習比經驗更重要。”

在《河南日報》攝影部主任陳更生看來,新媒體時代需要全能型攝影記者。攝影記者不能僅僅滿足于修煉自己的攝影技術,而要更多學習其他技能,包括視頻拍攝能力、文案設計能力、后期圖片的編輯能力等。要拍攝出展現不尋常角度、普通人喜聞樂見、能引起受眾共鳴的圖片,并以受眾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在他看來,新媒體帶給傳統媒體的沖擊不可否認,但攝影記者大可不必為之恐慌,因為專職攝影記者的職業素養和拍攝水平、講述新聞故事的能力是網民、拍客無法取代的,嚴肅新聞業為社會提供的真相依然是稀缺資源。

攝影記者需要重新定位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推動傳統新聞攝影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單一走向多元。為了滿足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多元視覺需求,時下,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的攝影部和視覺中心開始進行自我調整和轉型,以應對生存危機并獲取全媒體時代下媒體經濟的“紅利”。

作為傳統媒體轉型為新媒體的先行者,浙江《都市快報》在攝影部主任、兩屆“荷賽”獎得主傅擁軍的帶領下創辦了自己的專業攝影網站“快拍網”,該網站通過名家講座、設立工作坊和發現有情懷的攝影師等計劃,以期實現新聞攝影人扶貧濟困、為弱勢群體鼓與呼的職業情懷。《東方早報》的視覺中心如今已成功轉型為新媒體網站澎湃新聞網,通過文圖、視頻等流媒體形式和多管齊下的優質內容豐富傳播渠道、抓取受眾眼球,實現集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于一體的360度全景式傳播和多元化表達。《天津日報》通過整合視覺中心、照排中心、創建影視信息全媒體平臺,創建了具有《天津日報》特色的全新視覺空間。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戰略轉型項目289藝術之289影像,秉承“深耕主業,多元開拓,加快轉型,融合發展”的戰略方針,以289藝術園區為核心平臺、以289玩藝電商為線上窗口、以289藝術全媒體為傳播渠道,打造出一支提供影像文化傳播、影像內容生產、影像資源運營、影像產品營銷等服務的跨界運營團隊。

對于傳統新聞攝影紛紛轉型走媒介融合道路的做法,《廣州日報》攝影部主任張偉清直言:“前面即使是懸崖,也能走出一條新路。在傳統媒體式微的當下,記者不再是穿越各種現場的新聞民工,他們可以是攝影藝術家、商業攝影師,可以成為攝影教師、優秀的新媒體人。圖片編輯不再只是坐在辦公室里默默做版的熬夜一族,他們是各大攝影活動的組織者,是專業的策展人,是移動時代玩轉社交媒體的新媒體編輯,還是各個品牌欄目的版主。”

“現今的媒體發展處在最具挑戰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徐祖根說:“以前媒體最怕的事就是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有突發事件發生,而攝影記者卻不在現場。現在這樣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當然并不是說不需要攝影記者了。在新媒體時代,攝影記者在發揮自己專長的同時,應該加強文字能力、圖片編輯能力、深度報道能力和拓寬社會資源的能力,主動投身媒體融合,做優質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和提供者。”(趙鳳蘭)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 色婷婷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