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輕改”動畫的彎路與動漫的日本經驗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6-07-07

資本的大舉介入是近年國產動漫崛起的重要推手,但在助推佳作涌現、改變行業玩法的同時,也導致部分國漫題材扎堆嚴重,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其實,日本動漫行業也受到過逐利資本的“綁架”,產生過種種行業亂象,他們走過的彎路對國漫發展或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制作委員會制度:對風險投資是種限制

一般認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日本動漫的黃金期,也是現行主流商業操作模式的奠定期。其間,雖經歷過宮崎勤事件的打擊,但1995年后出現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機動戰艦》等作品使動漫業得以全面復蘇,并逐漸形成了當代日本動漫商業操作模式的雛形:動畫化/漫畫化、劇場版化、周邊商品化、聲優偶像化……

尤需說明的是日本的制作委員會制度。該制度在加強對單部作品資金投入的同時又分擔了風險,但也因為它的存在,日本動漫業的風險投資并不活躍——這不同于中國文化產業往往存在較多的跟風資本以及通過“擊鼓傳花”手段強行制造IP的行為。

由于制作委員會分散了資本投入,委員會的各參與方需要從各種渠道回收成本、提高收益,故而會從不同角度干涉作品的內容創作。而中國的風險投資“瘋狂”得多,有時甚至僅看作品概念和團隊光環就投了,之后對IP或團隊略作包裝、瘋狂刷單,再轉手賣給下家,并不注重如何從用戶身上回收成本。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中國動漫創業除了“2B”“2C”,還存在著“2VC”的樣態,這無疑加劇了逐利資本對動漫行業的扭曲程度。

進入新世紀后,日本制作委員會制度愈發成熟,一部作品或說一個IP的孵化往往需要原作出版社、動畫制作公司、發行渠道、電視臺、周邊廠商、游戲廠商來共同完成,資本的介入導致動漫作品特別是動畫作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選擇的限制。

應該說,至少在2006年前,資本對日本動漫市場的引導總體上是良性的。之所以選擇2006年作為分界點,是因為大約從這一年開始,一種新的二次元作品形式——輕小說,開始大規模進入制作方視野。

資本的變質:“輕改”動畫崛起

輕小說這種介乎文字與圖像之間的產品體現了進入新世紀后資本市場對于產業鏈上游的需求——低成本、低門檻、高產出量、易于變現,因此,輕小說可說是現代動漫資本運作的產物,內容上最大限度迎合二次元用戶的喜好,創作門檻低、容易改編為動畫。對于絕大多數動畫廠商來說,與其費盡心力做一部吃力不討好的原創動畫,倒不如在那些早已聲名在外、已被“御宅族”檢驗過的輕小說中挖寶。

從2006年開始,日本的輕小說改編動畫(以下簡稱“輕改”動畫)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但是,資本推動下的“輕改”動畫泛濫很快對業界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動畫化作品的題材針對性更強,因為輕小說是較為“核心向”的二次元產品,目標人群非常明確,從而導致其改編的動畫作品有種濃厚的“宅”味;第二,內容上過于媚俗化,主要體現為“擦邊球”大行其道(以及少量暴力),輕小說在日本常被戲稱為“未成年人也能買到的色情書刊”,大多數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口味元素,改編成動畫后雖然會根據播放時間段有所收斂(反其道行之的《惡魔高校DxD》姑且不論),但格調上不會有太大變化;第三,畫面水準下降,數量眾多的輕小說使長久以來困擾業界的“劇本荒”得到緩解,動畫作品數量的增多導致平均經費下降,大量海外代工使作品畫面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作畫崩壞”出現得愈發頻繁。

對于興起時間并不長的“輕改”動畫來說,這些負面影響很大,最明顯的體現是動畫BD/DVD銷量在下降:2006年開始,“輕改”動畫的銷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在2012年至2013年達到頂峰,隨后開始下降,2015年的情況可謂相當慘烈,若非有《物語》系列撐臺面,恐怕數據還會更加難看。

市場的自愈:由“亂”到“治”的轉變

客觀來說,引發這種亂象的原因并非輕小說本身。和動畫、漫畫、游戲一樣,輕小說同樣是二次元市場鏈條下的產物,代表著目標群體對于二次元文化的訴求。只是在資本的驅逐之下,部分廠商變得急功近利,將角色進一步符號化。

事實上,伴隨著周邊產品在動漫產業鏈中的比重愈發增大,角色之于動漫作品的重要性漸漸超越作品本身,“輕改”動畫的盛行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流行趨勢,諸如“傲嬌、幼馴染、天然呆”之類的屬性逐漸成為“定番”(注:意指常用的、不會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不受流行趨勢左右的東西),使得很多新作品有種強烈的“換皮”感——在這種邏輯下量產出來的輕小說以及“輕改”動畫自然就會帶有濃厚的復制感。

舉個例子,2008年的“輕改”動畫銷量冠軍《我的妹妹哪有這么可愛!》帶起“妹控”風潮的流行,隨之產生了海量的“妹系”輕小說如《其中一個是妹妹》、《就算是哥哥,有愛就沒問題了,對吧》……但這些跟風之作的銷量大都不盡人意,沒過多久就消失在茫茫書海中。

與之類似的還有學院武裝題材、異能戰斗題材的流行,但“始創者”之外的創作者都不太能玩得轉。一時間,“輕改動畫藥丸(要完)”的看法甚囂塵上,以至于不少動畫廠商開始轉換思路,改為從經典老漫畫作品的土壤中發掘營養了。

這是否意味著“輕改”動畫經過近10年的發展之后已被市場拋棄?并非如此。前文已經說過,過去數年間動畫市場上“輕改”題材的非正常井噴式爆發其實是資本浮躁性帶來的惡果,不應該由輕小說這一產品形式來背鍋。

市場的好處在于能夠自我調節、自我治愈。在歷經了較長時間泡沫增長后,制作方漸趨冷靜理智,開始將重心放回“產品質量”這一最根本的要素上,出現了《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等一系列網游/奇幻世界穿越題材的優秀“輕改”動畫。

資本的舞動固然能刺激市場高速發展,但對資本的逐利本性若是處理不當,則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在資本的刺激之下,即便是已經高度成熟的日本動漫市場同樣產生各種亂象,但只要冷靜取舍應對,亂與治依舊不過是一對相互輪換的彼此。

回到當前中國動漫業的浮躁亂象,有其必然性和階段性。無論資本還是受眾都對內容有饑不擇食之感,而國內市場龐大的體量變相允許了相當一部分粗制濫造產品的存在。在行業快速擴容發展初期,資本很多時候扮演了揠苗助長的角色,這時候慢一步就會被遠遠甩下,強求內容生產者都平心靜氣、耐心打磨,并不現實,泥沙俱下的狀態不可避免。不過,快速發展也意味著快速迭代,市場終究會發揮優勝劣汰的自我治愈功能,大浪淘沙,讓好內容沉淀下來。

來源: 責任編輯:林思喆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一区乱码精品中文字幕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