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能加出什么?近年來山東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發展成果給出了答案。第六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山東文博會”)舉辦前夕,山東于8月9日至12日組織“相約文博會”媒體集中采訪活動,以下是本報記者隨團采訪寫下的所見所聞。
“文化+科技”蔚然成風
淄博市水火土網絡商城是一家專注于各類陶瓷銷售的電商平臺,至今已有1600家陶瓷店鋪入駐。不同于“天貓”“京東”等“百貨大樓”似的發展戰略,水火土網絡商城被定位為“國內最大、品種最全的陶瓷電商平臺之一”。“淄博上千年的陶瓷文化,如果通過網絡平臺加以推介,市場潛力巨大。”淄博水火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穎說,陶瓷曾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媒介,也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載體。如今通過電商平臺推介陶瓷,有利于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水火土”所反映的,正是很多文創從業者的心聲。他們認為,借助“互聯網+”等新平臺和載體,特色文化傳承的“藍海”非常寬廣,并能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如果說電商平臺的概念已非常普及的話,那些借助前沿技術、搶占風口闖未來的企業似乎更值得關注。
山東億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VR虛擬現實、360全景業務。公司經理張家洪介紹,2016年被業內認為是VR元年,也是難得的風口。他們正加緊研究基礎技術,計劃初步具備條件后對一些文博單位、非遺產品進行數字化。“目標是借助VR、360全景技術,實現對公共文化場館的全景式呈現,讓民眾能居家通過網絡‘逛’博物館。”
利用高新技術支撐文化內容、裝備等的開發,正逐漸推動山東文化企業技術改造的步伐,也受到政策利好的引領。國務院于2014年初印發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堅持“文化傳承,科技支撐”的原則,加強科技與文化的結合,促進創意與設計產品服務的生產、交易和成果轉化。
文創研發注重“工匠精神”
走進威海半島藝術品交易中心,除了墻上掛的畫作,吸引眼球的還有琳瑯滿目的小物件。印著名畫的抱枕、手包,制作精致的項鏈,樣式獨特的家具……中心總經理李輝香介紹,文化衍生品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目前中心主要從事國外及我國臺灣等地的衍生品銷售代理,作為試水威海市場、引導消費的舉措。條件成熟時,他們將聯合藝術家進行衍生品的生產。
近幾年,文創產品的研發愈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蛾P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指出,深入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山東部分地市,文創產品的研發早已不拘泥于文化文物單位,而是向更廣的維度擴展,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這片“藍海”的勘探隊伍中。
淄博市大染坊絲綢集團,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絲綢制品生產企業。這幾年,集團負責人直接的觀感是文化創意類的絲綢產品更為暢銷。作為定位中高端產品生產的企業,大染坊絲綢集團將淄博本土的文化創意設計融入到絲綢制品中,國內外訂單源源不斷。
有專家指出,文創產品的研發需緊跟市場的步伐,積極與民眾日常生活結合,同時要借助科技、創意的手段。各地在進行文創產業的設計時,首先應關注的是對本地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這樣有利于今后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
第六屆山東文博會對文創產業也高度關注。8月初,歷時4個月的“相約文博 點匠山東——尋找‘匠心山東人’”活動評審結束。用億萬刀剪出《清明上河圖》的“高密剪紙”傳承人齊秀花、實現傳統琉璃工藝與現代時尚設計風格完美搭配的琉璃藝術大師徐月柱等入選,在全社會呼喚匠心回歸,倡導工匠精神。
園區孵化效應漸顯
煙臺剪紙傳承人梁巧艷從心里喜歡自己目前的工作室,因為在這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梁巧艷的工作室位于煙臺市1861文創產業園,早先以動漫為主,如今已發展成為包含多個創客空間的創業“烏托邦”。在這里,梁巧艷能充分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將剪紙與布藝、瓷器結合,創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1861文創產業園有個微信群,創客們經常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想法。梁巧艷的很多創意即在這種“胡侃”中迸發出來。有次她想用新技術推廣自己的產品,隔壁從事信息技術研發的創客就主動找上門來幫忙。梁巧艷說:“這里更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家。”
文化創意園區近年來如雨后春筍,但真正運作成熟的并不占很大比例。記者走訪部分園區發現,通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很多文化園區已基本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且孵化作用逐漸顯現。淄博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濰坊中晨藝術小鎮、青島“華·秀168中心”等,都從各自園區的特色出發,在產業布局上制定了明晰的發展計劃。
調查發現,目前山東文創產業園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孵化企業的競爭力有待提升。生活服務型企業多,生產創造型企業少,內容化產業培育不足,直接導致附加值高的文化產業鳳毛麟角。同時,人才匱乏、扶持資金力度不夠大等,也制約了園區孵化作用的發揮。
1861文創產業園產業發展科負責人解中角介紹,為加快園區企業的原創培植速度,該園區未來擬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在實施普惠性政策外,注重對動漫、影視等企業原創產品、內容型企業的扶持,推動孵化企業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同時,鼓勵企業搶占產業技術鏈制高點,推動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