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試點”推進會在北京市海淀區北下關街道舉行。北下關街道皂君廟社區、中國氣象局社區、鋼研社區等多個社區居委會負責人介紹了試點情況和經驗,并就存在的具體技術問題與數字文化服務的技術提供單位——中傳恩多(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北下關街道是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2015年確定的基層數字文化服務試點單位,試點形成的“北下關模式”可概括為“一個平臺、兩大終端、1+X服務”。“一個平臺”指每個社區擁有一個數字文化綜合平臺;“兩大終端”指平臺系統同時支持“固定”與“移動”兩大硬件終端;“1+X服務”中,“1”指數字文化資源服務,“X”指黨務、政務、便民、養老、公益等基層各項公共服務。
北下關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面向基層的優質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北下關模式”打通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了基層公共文化跨系統(部門)縱橫互動的多級綜合服務平臺,推進了文化與科技融合,建立了以移動應用為主的基層綜合信息化服務系統,使基層公共服務通過數字化、網絡化實現共建共享。
推進會上氣氛熱烈,多位社區代表表示,在此模式下,社區居民可以利用手機等工具方便快捷地享受包括圖文、音頻、視頻在內的優質文化資源。而通過數字文化綜合平臺,社區負責人發布信息更為方便,同時也可動態、精準地了解群眾的需求,并予以及時回應。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