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語電影的類型化創作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然而大多數影片雖然已經具備了類型片的特征,但對于類型電影創作關鍵要素——演員的運用仍不夠成熟。當下,只要是明星,就可以出演幾乎一切類型的影片,扮演幾乎一切類型的角色,“奉獻”相差無幾的演技、千人一面的形象。隨著類型電影蓬勃發展,大小明星層出不窮,令人過目難忘的銀幕形象、蕩氣回腸的精彩表演卻為數不多。(來源:《人民日報》)
評:明星對于電影產業的進步功不可沒,但瘋狂的逐利思維,使資本為了爭奪有限的明星資源,不顧電影創作規律,僅憑明星知名度來選擇演員,導致許多演員出演了并不適合自己的角色。明星制和類型電影相生相伴,演員表演和視聽語言應互為表里。認識“類型化”的力量,梳理類型片表演的規律,提升表演的“軟實力”,是國產電影表演非常重要的任務。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