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冰上芭蕾舞團《天鵝湖》在上海文化廣場的冰車臺上演出
演藝場館是文藝演出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演藝場館中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層出不窮,正在悄然改變劇場和舞臺的傳統面貌。
日前,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各種演藝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集中呈現,吸引了大批廠商和專業觀眾。此外,“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演藝設備與科技論壇”也在同期舉辦。論壇以“演出場館新技術應用”為主題,邀請來自4個國家的8位權威專家進行演講,推動新技術設備在演藝場館中的應用,把脈行業發展前景。
演藝裝備進入繁榮發展期
隨著經濟發展,大眾文化消費需求日漸提升,文化裝備迎來了繁榮發展時期。包括演藝裝備在內的文化裝備的研發與生產,受到政府有關部門及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提升文化裝備水平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重中之重。”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孫若風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演藝設備與科技論壇”上表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對外文化交流等文化建設的主要方面,都需要大力提升文化裝備水平,加強技術研發、集成應用和產業化推廣。
為此,文化部有關部門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帶動演藝裝備產業蓬勃發展。孫若風表示,未來幾年,有關部門將著力實施文化裝備系統提升行動,制定行業技術成長方案,出版《中國演藝裝備系統藍皮書》;支持舉辦展覽展示活動,培育提升演藝設備民族品牌;支持演藝設備企業建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推動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認定領域目錄增列“演藝設備與服務領域”;促進國家重大科研設備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推進文化裝備規范發展等。同時,還將采取加強研發及成果轉化、優化文化科技管理體制、拓展文化科技金融渠道等措施,保障包括演藝裝備在內的文化裝備系統的全面升級。
聚焦演藝場館低利用率問題
當下,國家大力推進公共文化發展,各類劇場、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熱度不退,劇場建設還呈現出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傾斜的態勢。“然而,目前國內大量劇場閑置、虧損,政府補貼仍是專業劇場的主要經費來源。”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理事長朱新村告訴記者。
據2015年文化部發布的《全國專業劇場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全國只有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專業劇場全年平均演出場次達到100場以上,其他地區專業劇場年平均演出場次約為40場,其中年演出場次達到50場以上的專業劇場只占總數的35%。一部分老劇場甚至出現閑置的現象。而政府補貼收入占劇場收入的40%以上,全國僅有40%的專業劇場能夠實現盈利。
事實上,由于建設不合理導致的劇場或舞臺設施閑置、現有設備無法滿足專業演出需求、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的情況,是許多國家劇場建設運營的難題。韓國測試實驗室劇場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柳政植介紹,韓國由地方政府興建的國有小型表演藝術場所為滿足多種形式表演而配備的舞臺設備,實際上大大超出了演出需要。“很多小劇場有音響反射板、頂棚、全套音響燈光設備,甚至還有升降樂池或旋轉臺,但從來不用。那些老式的自動化系統結構復雜,造價較高,導致后期劇場翻修困難。”他告訴記者,還有許多劇場設施項目發展不平衡,例如使用造價高昂的照明系統,但其他舞臺設備并不配套,因此無法展現預期的演出效果。
對此,柳政植團隊在劇場建設中格外關注劇院中的演職人員與觀眾的關系,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韓國大多數可行性研究是由經濟研究組織或非劇院組織進行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普通人群,而非場館管理人員。”此外,他們在有限的預算下,更強調劇場的核心功能設計。例如,在韓國世宗藝術中心的設計中拋棄了室內音樂的功能,把這部分預算用到舞臺設備上來,讓場館更具目的性,同時節約了開支。
新技術“主攻”劇場多功能應用
“此次論壇聚焦近年來劇場建設繁榮但閑置過多的困境,重點探討多功能劇場的建設與發展。”朱新村告訴記者,由于當下劇場利用率不高,二三線城市特別是縣級劇場閑置較多,對于劇場的多功能探索持續升溫。業內專家指出,劇場未來將成為具備演出、會議、展覽等多種功能、充分滿足市場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為此,要求劇場的燈光、音響、舞臺機械乃至舞臺本身和觀眾座椅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兼顧多功能、可移動、易操作及安全等多重特性。
在論壇現場,記者看到了由德國SBS舞臺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弗里米勒展示的舞臺系統定制技術及相關案例。他們利用可移動、模塊化的專業機械設備,實現了阿曼穆斯卡特皇家歌劇院中的一個鏡框式舞臺與音樂廳功能的隨意轉換——在15分鐘內,鏡框式舞臺的“鏡框”迅速收縮、舞臺地面拉伸變形、觀眾席位置變換,這個鏡框式舞臺迅速“變身”成為開放的音樂廳。此外,上海文化廣場的3個大型車臺和高載荷的主升降臺也引起觀眾的注意。上海文化廣場的舞臺不僅有平移、推拉、旋轉的功能,還加載了直徑18米的主升降臺,其動態載荷達到220噸,此外,3個大型車臺分別為冰車臺、水車臺、轉臺,可根據需要,相互替換應用于舞臺,為演出帶來更多炫目的效果。克里斯蒂安·弗里米勒表示,這些多功能舞臺機械不僅能夠滿足多樣演出需求,還擁有高等級的安全標準。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