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全力建設“海絲”重要門戶城市。鯉城區作為中心市區,在泉州建設“海絲”重要門戶城市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優勢,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節后上班伊始,鯉城區立即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市黨代會精神。
鯉城區委書記黃陽春表示,圍繞市黨代會提出的戰略部署,鯉城將充分發揮優勢,揚長補短,以小博大,以特博強,創新實踐“2121”發展思路,即增強兩大動能、釋放一項優勢、走好兩條新路、抓牢一個關鍵,在對接融入“五個泉州”建設中加速崛起、趕超跨越,開啟鯉城打造城市、經濟、文化升級版新征程,努力為全市發展多盡責、作貢獻。
增強兩大動能,即并重推進江南新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的功能升級,使之成為鯉城趕超跨越的“雙引擎”。江南新區結合江濱南路沿線等片區開發,加快發展樓宇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生態旅游、體育健身、農業觀光、養老健康等新消費熱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動漫產業等新型業態,發展南環路汽車貿易走廊等專業市場,提高新區三產的量和質。同時,完善新區路網、地下管網、教育、衛生等公共設施,推進82個重點項目,讓新區形成聚攏人氣的新“磁場”。國家級高新區將加快創建泉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打造百億級光伏微波產業基地,構建科技、人才、金融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助推高新區跨越升級。
釋放一項優勢,即把古城文化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謀求古城文化復興新突破,致力打造世界海絲文化會客廳。加強海絲文化資源的整合提升、串點成鏈,講好海絲故事,將海絲歷史淵源、現實基礎等產品化、實物化,全域化打造海絲古城,建設世界海絲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做大文化旅游產業規模,實施文旅產業倍增計劃,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精準謀劃推動做成一批支撐性項目,推動文化名區向旅游旺區邁進。
走好兩條新路,即支持引導紡織鞋服、機械汽配兩大傳統支柱工業堅定地走智能化改造之路和服務型制造之路,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讓“老樹”開“新花”。
抓牢一個關鍵,即突出黨建龍頭引領作用,實施一批夯基層、打基礎的黨建項目,編織一個全覆蓋、管全體的制度籠子,打造一支高素質、有激情的專才干部隊伍,營造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