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2016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布,鯉城區眾益太陽能、七洋機電、歐訊電子、漢威機械等12家企業名列其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持續升溫。
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形勢,鯉城區積極落實各級有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舉措,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推動二、三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該區預計實現三產增加值154.25億元,增長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近50%。
在2016年底召開的鯉城區“兩會”上,該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力爭至2021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60%以上;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0%以上。”圍繞兩個“60%”目標,鯉城區將堅持走都市產業高端發展之路,構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的現代都市產業體系,全力推動鯉城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
強化創新驅動 加快轉型升級
近日,省經信委公布2016年度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名單,鯉城區的梅洋塑膠、佰源機械被確定為2016年度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全省共23家)。截至目前,該區共有4家企業入選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占全省總數的十分之一。
為破解“零地增長”之困,打破土地要素等瓶頸,鯉城區堅持走產業高端化道路,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產品、技術、品牌、管理和商業模式等“五個創新”,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各類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為平臺、人才政策為保障的創新體系。
2016年,鯉城區深入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劃,推進“機器換工”專項行動,制定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11家企業被列入省經信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17家企業被確定為市級產業龍頭。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3家、省級創新型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培育新生動能 激發發展活力
近年來,鯉城區十分重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激發發展活力。科技服務金融是當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2016年以來,鯉城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通過服務提升、政策扶持、產業引導等方式提升中心的品牌效應,在業績、招商、服務、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較大成效。2016年1—11月份,該中心入駐機構創稅同比增長62%。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累計簽約入駐各類金融服務單位50家。
2016年,鯉城區加快實施新型產業倍增計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現代三產。該區18家限上電商實現網上零售額23.9億元、增長45%。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金融機構納稅1.1億元,增長9%,匯鑫小額貸款成為全省首家、全國第二家在H股上市的小貸公司,晶彩光電等4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掛牌,金融改革在鯉城穩步推進。
突出文化引領 推進古城復興
作為泉州古城的核心區,鯉城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年來,鯉城區緊抓文化這一獨特優勢,努力做強文旅品牌,推動文化產業加速發展。
該區主動融入泉州“海絲”先行區建設,制定實施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新增市級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總數達13家;聚寶城南文化街區等文旅項目加快推進,新門文旅街區獲評全國工業旅游創新單位、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獲評第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成古城語音導游系統,古城“全域旅游”體系初步形成,預計全年接待游客690萬人次、增長16%,旅游收入增長14.2%。
2017年,鯉城將突出文化引領戰略,打好文化牌,把文化古城的保護提升放在首要位置,積極落實好古城保護發展“六大工程”(古城風貌保護、古城文化遺產保護、古城基礎設施提升、古城旅游提升、古城家園共造、古城業態活化),加快實施“四大片區”(城南片區、華僑新村片區、府文廟片區、龍頭山旅游商業街區)項目,著重抓好區里安排的6個古城復興項目;同時,該區將主打“海絲文化游”品牌,推動全區文化旅游業總收入年均增長保持15%以上,不斷提升區域競爭優勢。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