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產業智庫 > 內容

泉港:城鄉宜居 顏值靚麗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7-06-19

走在街頭巷尾,說起這幾年泉港這座石化新城的面貌,很多人都會感嘆變化很大,每年都有許多民生和城建項目開工,從地下管網、道路建設到園林綠化、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等,每一項工程都悄然改變著這座城市的面貌,刷新著城市的“顏值”。

完善設施 有效提升城市形象

近年來,泉港緊緊圍繞“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這個城市“成長”新坐標,以改善城鄉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為著力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管理,補齊建設短板,扎實推進城市形象提升。

泉港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城區各類生活要素提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之間的資源共享。該區通過啟動第二疏港大道、鳳凰大道等27條主次干道總長63公里的道路建設,打通城鄉主要節點和梗阻路段,促進城區、園區、鎮區間的道路互聯互通,打造該區10分鐘交通圈,讓群眾生活更舒適、出行更便捷。在市政設施管養方面,出臺“路長制”工作方案,加強城區市政道路隱患排查整治,今年已投入90萬元進行水泥、瀝青路面修復,完成彩磚路面鋪設2693平方米、路緣石300米,完成驛峰路城市橋梁的維護加固工作等。

此外,該區還全面推行“河(庫)長”制,切實做好壩頭溪、郭厝溪、龍馬溪等10個河道流域、26條主河道以及13個中小型水庫、12個重點圍塘的整治工作,并抓好沿岸畜禽養殖清理、污水排放治理。實施“七鎮連通”地下管網工程建設,計劃新建污水管道20公里,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微動力處理,加速實現污水統一收集、集中處理,讓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城建工作帶來的實惠。

因地制宜 改善鄉村居住環境

在鄉村建設方面,泉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導向,緊抓石結構房屋改造工作契機,堅持“一村一策”原則,采取片區示范帶動、零星翻建的方式和“保護特色、傳承文脈”的整村改造模式加快農村石結構房屋改造工作。

全區28個石結構房屋改造片區項目已初見成效。截至目前,峰尾鎮誠峰片區石結構房屋改造項目以“政府引導、村級牽頭、群眾參與、自由籌措資金建設的5+1”模式進行改造,已完成22幢房屋建設,安置120戶,正在進行排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南埔鎮天湖村天湖片區石結構房屋改造項目以“土地入股”模式進行改造,一期項目已建設房屋8幢,完成消防池建設、自來水管網埋設、路燈基座施工、路基平整和部分擋土墻的砌筑,項目建設初具雛形;涂嶺鎮白潼村白水片區石結構房屋改造項目結合鄉村環境整治進行改造,已竣工房屋15幢,完成衛生公廁、道路硬化、公共雨水收集、污水處理、休閑小公園等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新村已初具規模……

此外,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的框架下,該區還不斷強化村鎮規劃管理,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思路,因地制宜,加大惠嶼風情海島和東張、小壩、鐘厝、龍山等特色村寨的保護性開發,新增培育10個以上示范村。完成鳶峰村等13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深入推進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涂嶺鎮樟腳村已批準認定為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前黃涂樓自然村等5個傳統村落被認定為第五批省級傳統村落。

造綠增綠 推進城鄉綠色共享

泉港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立足城鄉“綠色”共享原則,按照“造一房,綠一點,建一區,綠一片,筑一路,綠一線”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大道路綠化提升、“口袋公園”、城市片林等建設力度。

城市生態公園建設方面,總投資2000萬元、占地24畝的玉笏朝天公園(一期)工程,已完成土方回填1500立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265畝的植物園一期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總投資額的85%;總投資2000萬元、總面積268畝的東山郊野公園,也在按計劃穩步推進中。道路景觀綠化方面,東西二路(一、二期)道路綠化項目正在開工建設;龍山社區“三舊改造”市政道路綠化工程,已完成喬木種植約120株;國道324泉港段綠化工程已全部完工。

下一步,該區還將著力實施城市公園“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工程,運用藝術造景手法,融入園林文化,在城市和街區中更多地營造片林花海,增設景觀小品、綠雕花境,同時完善便民配套設施,增強園區健身、休閑綜合服務功能,加強街頭綠地、道路綠化分級養護管理,在美化綠化城市的同時,方便群眾游覽休憩。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看片在线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中日韩AV综合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