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是晉江文化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強化統籌協調和規劃引導,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有力推動了文化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文化產業總產值、增加值始終領先于泉州各縣市區。
強化領導統籌
2012年起,成立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文化改革發展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全體成員會議,統籌部署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文改辦),并初步建立由文改辦牽頭,文體新、廣電、旅游、發改、經信、市場監督管理、城鎮集體工業聯社、貿促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有效保障了文化產業各項工作順利起步。依托文化產業發展聯席會議、統計工作分析會議和文改辦主任辦公會議等,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分析解決項目建設、產業統計、政策兌現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健全機構設置,在泉州各縣市區中,率先增設文化改革發展科,承擔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強化政策引導
2012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制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產業導向的重點文化企業和項目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此外,先后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加快文化創意和創新孵化型產業園區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動工業創意設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扶持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扶持廣告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并于2015年4月,分別由市文改辦、旅游局牽頭整合成《關于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兩份政策文件,兩年兌現政策資金近3000萬元,有效扶持培育了一批重點文化企業、項目。2017年,根據市政府統一安排,對上述政策文件進行重新修訂,進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新修訂的《關于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預計兌現政策資金將實現翻番。
強化項目
帶動積極對接省文化產業 “310行動計劃”,扶持培育了一批文化產業園區、項目、企業。園區方面,全市現有洪山文創園、三創園、五店市和包裝印刷基地等4個政府主導的市級文創園區,以及嬰童文創園、海明文化城等2個民營文創園區,還有11個眾創空間,初步形成“三園一基地多節點”的文創產業發展格局。其中洪山文創園聚焦“工業設計”、“文創研發”、“互聯網+”和“眾創空間”,先后打造了晉江國際工業設計園、尚之坊文創園、晉江跨境電商洪山園、海峽青年創客坊、粉絲經濟文化基地等一批“園中園”,累計引進和簽約企業205家,并相繼獲評省級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省級巾幗眾創空間示范基地和泉州首批文化產業重點園區、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等稱號。2016年,晉江國際工業設計園實現設計外包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11%,成為我市重要的設計外包服務基地;五店市定位“傳統文化展示、民俗體驗、商務旅游、休閑娛樂、美食品嘗等為一體的街區博物館”,相繼獲評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國家級4A景區”,并成為央視2016年元宵晚會泉州分會場;三創園發力“互聯網+、智能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 能源、食品生物科技”,連續3年入選福建省重點項目,并獲評“泉州市示范眾創空間”;中國包裝印刷產業(晉江)基地簽約包裝印刷企業32家,投產26家,成為全省印刷產業聚集地之一。項目方面,建立并滾動更新文化產業項目庫,截至目前入庫項目78個,總投資約300億元,為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勁。企業方面,全市現有泉州市級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家。艾派公司獲評“2015年度福建省文化企業十強”稱號;中橋傳媒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泉州市首家登陸新三板的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恒盛集團成功在韓國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科掛牌上市;紙匠公司已完成3輪融資啟動股改;晉江新聞網、文浩文化等公司納入我市上市后備企業。
強化分類推進
適應品牌企業、產業集群的配套需求,分類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其中,動漫游戲業,恒盛玩具、咭咭豆、恒立食品等試水動漫產業,相繼推出爵士兔、咭咭豆、熊仔等作品,并在全國各大動漫電視臺播出。報刊服務業,逐步形成“一報(《晉江經濟報》、一刊(《晉江商人》雜志)、一網(晉江新聞網)、一海外版(晉江經濟報.菲律賓版)”的發展格局。同時,晉江經濟報社、晉江電視臺等傳統的紙媒、電視媒體試水與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畫面、現場優勢與新媒體快速傳播、便利閱讀的優勢相結合,融合直播、VR、游戲等技術手段,取得較好成效。廣播影視業,近年來,先后有《海角有個五店市》《墊底聯盟》等多個院線電影劇組到我市取景拍攝,晉江籍的電影人在外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例如張思慶導演的《拾荒少年》獲得第49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傅博導演的《年兜》等作品、吳飛躍導演的《我的詩篇》獲得了國內外的一系列獎項。FM91.4僑鄉之聲和晉江電視臺通過持續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平臺影響力。演藝娛樂業,現有歌舞娛樂經營單位近百家,電子游戲機室、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單位(網吧)約200家。2012年起,通過實施“大美晉江”惠民舞臺工程,每年引入數十場高端文藝演出,并采取低價售票的形式,逐步培養市民文化消費習慣。此外,我市傳統的戲劇演出市場也具備廣大且堅實的群眾基礎,高甲戲劇團、木偶劇團與數十家民間職業劇團活躍在基層社區。包裝印刷產業,全市現有包裝印刷企業近400家,總產值約占泉州市包裝印刷行業總產值二分之一。工藝美術業,全市現有工藝制品企業80多家,主要以木雕、石雕、珠寶加工企業為主,從業人員4000多人,其中“潘山廟宇木雕”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旅游業,以開發圍頭、衙口等濱海旅游,五店市、靈水等傳統村落旅游,草庵、龍山寺、安平橋等海絲文化旅游,以及創建全省首個工業旅游示范市為主要發展方向,新增五店市傳統街區和安平橋景區等兩個國家4A級景區,打造了海峽兩岸圍頭返親節、沙灘音樂節、晉江市(安海)元宵、端午、中秋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推出了靈源萬應茶、肖園土筍凍等數十款地方特產作為晉江伴手禮,并邀請臺灣文創機構進行、產品和專賣店形象包裝。
強化宣傳推介
堅持“走出去”和 “請進來”相結合,積極組織文化企業參加深圳文博會、廈門文博會、藝博會、旅博會等大型展會。先后舉辦三屆海峽杯福建(晉江)工業設計大賽和晉江市文化產業周活動,其中為全面展示文化創意與科技、旅游、制造等方面融合發展,晉江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起每年策劃舉辦一屆文化產業周活動。前三屆分別以“文化助力產業·創意點燃夢想”“融合發展·眾創共贏”“文創讓城市更具品質”為主題,每屆活動歷時7天,包括20項以上系列活動,有效營造了濃厚的文創氛圍。海峽杯工業設計大賽由省經信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等單位主辦,晉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經貿委等單位承辦。第三屆于2016年10月底落下帷幕。累計收到參賽作品6175件,參賽區域更趨廣泛性和國際化,涵蓋國內3個直轄市、近20個省,境外8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對象更加專業化,作品實現量、質雙提升。同時,精心打造晉江文化產業網和微信公眾號,目前網站總訪問量超兩百萬人次,公眾號粉絲數量達10萬6千余人,成為晉江文化產業對外宣傳推介的重要平臺。
強化協會作用
近年來,先后推動成立晉江市包裝印刷協會、晉江市工業設計與時尚創意協會、晉江市廣告協會、泉州動漫產業協會、晉江市安海文創發展協會、晉江市工藝美術協會和晉江旅游協會伴手禮分會等一批文化產業行業組織,有效填補政府管理空白,推動行業與文化創意的融合發展。其中,安海文創發展協會配合安海鎮政府成功舉辦端午、中秋和元宵三個文化節,有效展現了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并成功助推安平橋景區獲評國家級4A景區;市工業設計協會連續參與承辦福建省“海峽杯”工業設計(晉江)大賽,取得了良好的辦賽效果,成為在境內外制造、設計業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常態化賽事平臺;晉江旅游協會伴手禮分會積極協助市旅游局做好三批晉江伴手禮的評選,并聘請專業設計公司為晉江伴手禮的包裝及門面店進行統一設計,推動伴手禮規范性發展;泉州動漫產業協會整合全國動漫資源,牽頭起草權威性動漫行業標準等;歷屆晉江市文化產業周期間,晉江市廣告協會、泉州市動漫產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均積極策劃活動并組織會員企業參與。
來源:泉州文化產業網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