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團委、商務主管部門、文體新局、廣電局、旅游主管部門、城聯社及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泉州開發區團工委、社會事業局,泉州臺商投資區團工委、教育文體旅游局,各有關青年社團,各有關單位:
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助推 “人才港灣計劃” 實施,弘揚保護遺產的全民意識,鼓勵廣大青年發揚“工匠精神”,增強創新、創業、創優能力,在推動“五個泉州” 建設中建功立業,共青團泉州市委、泉州市商務局、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泉州市旅游局、泉州古城保護發展工作協調組辦公室、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泉州廣播電視臺、泉州文化旅游發展集團等單位決定聯合開展“‘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青年傳承人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圍繞“以匠心筑夢,譜古城新篇”主題,開展“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青年傳承人評選活動,帶動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護遺工作,保護和弘揚泉州人民優秀的傳統工藝。同時通過選樹典型、傳承巡講、現場展演、創業激勵等措施,積極培養我市傳統工藝青年傳承人才,助推我市優秀傳統工藝有序傳承、發揚光大。
二、舉辦單位
1.主辦單位:
共青團泉州市委、泉州市商務局、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泉州市旅游局、泉州古城保護發展工作協調組辦公室、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泉州廣播電視臺、泉州文化旅游發展集團。
2.協辦單位:
泉州銀行、泉州農商銀行。
三、推薦對象
全市各行各業直接從事有關“傳統美術、傳統技藝”(主要類別見附件1)等工作,且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的青年(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有突出貢獻或社會影響的可適當放寬至40周歲,即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四、推薦條件
1.民間從事加工、小作坊制作的工人及民間具有絕招技術的藝人和匠人,從業工作要突出地域特色、傳統手藝,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
2.具有至少5年以上的本工藝從業經驗,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在實施工藝、技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地位;
3.善于解決疑難雜癥,勇于攻堅克難,運用個人技能、技藝帶領團隊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4.熱心帶徒傳藝,在青少年中普及知識、傳播理念、傳承精神;樂于幫助并帶動身邊的青少年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5.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其學徒、各級工藝美術大師及其學徒,可優先推薦參評。
五、推薦方式
1.組織推薦:由各縣(市、區)團委牽頭會同相關主辦單位的縣級對應部門,組成工作聯席會,共同協商確定推薦10-15名候選人,并進行排序;
2.自薦報名:主辦單位將通過各種新聞宣傳渠道發布評選公告,面向社會征集參選對象。符合條件的自薦對象在征得居住地所屬縣級團委的審核同意后,可以自薦報名,自薦比例控制在20%。
對組織推報對象和自薦報名對象,縣級團委要本著真實、公正、從嚴的原則,進行資格審核和嚴格考察。
六、評選名額
擬從各渠道的推薦人選中,初選出“‘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青年傳承人”入圍人選50名左右。在組織評審會,在入圍人選中遴選出“‘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優秀青年傳承人”30名左右,并從中擇優推選“‘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杰出青年傳承人”10名左右。
七、評選機構
本次評選活動將邀請各主辦單位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共同組成活動組委會(名單另行通知)。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設在團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具體負責評選活動的組織實施。
八、評選步驟
1.推薦提名(即日起至9月30日)。通過組織推薦和個人自薦等方式,征集參賽對象。
2.組委會初評(10月中上旬)。根據推薦名單,組委會辦公室按類別對所上報材料進行審核,從中擇優選出預備人選提交組委會。由組委會根據人選的事跡,并考慮人選的類別、行業分布等因素,研究確定入圍人選。
3.社會公示(10月中下旬)。通過新聞媒體、信息、網站將正式候選人及其簡介向社會公示。
4.組委會評審(11月上旬)。評審分為公眾投票和現場評審兩個環節,其中公眾網絡投票占評定總分的20%(具體投票方式和辦法另行公布),現場評審占評定總分的80%(現場評審將由組委會委員、有關專家根據審查推薦材料、觀看候選人現場展示等進行評分)。最終遴選出“‘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優秀青年傳承人”30名左右,并從中擇優推選出“‘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杰出青年傳承人”10名左右。
5.頒獎(11月中旬)。11月中旬為獲獎人頒發獎狀、榮譽證書,并在各級新聞媒體上進行廣泛報道。
九、成果運用
1.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獲獎青年,由共青團泉州市委授予“泉州市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參評省級青年崗位能手。
2.為鼓勵青年創新創業,主辦單位聯合泉州銀行、泉州農商銀行對獲獎者進行銀行授信。兩家銀行將各分別對“‘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青年傳承人”入圍者給予20萬元的銀行授信額度;對“‘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優秀青年傳承人”給予30萬元的銀行授信額度;對“‘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杰出青年傳承人”給予50萬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憑獲獎文件和本人身份證即可辦理)。
3.對獲評“‘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優秀(杰出)青年傳承人”,并在泉州古城區創業的青年,優先推薦加入泉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享受創業培訓、創業導師輔導、創業資源分享等服務。各主辦單位還將結合相關政策,在創業幫扶、創業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
4.在符合相關認定的前提下,優先將“‘古城匠心’泉州市傳統工藝優秀(杰出)青年傳承人”開發生產的旅游商品納入泉州旅游伴手禮,并優先在相關平臺上展示推介。
5.優先推薦參評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6.優先享受商務專項扶持政策。
7.優先推薦參加各主辦部門舉辦的國內外非遺展覽、展示活動。
8.優先推薦在各級媒體宣傳推廣。
十、工作要求
各有關單位要把此次評選活動與“人才港灣計劃”、“古城護遺 青年先行”主題系列活動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推薦工作作為發現和培養青年工藝技能人才,保護和傳承閩南文化的重要工作來抓。各縣級團委要牽頭聯合相關單位,嚴格把關推薦條件,確保推薦對象的先進性、廣泛性和代表性。要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通過宣講、報道、互動交流等方式,引導廣大青年立足本職練技能、創先爭優作貢獻。
2017年9月30日前,各縣級團委務必匯總并將以下材料紙質版及電子版報送至團市委市直機關工委:
1.推薦名單匯總表(附件2,縣級團委加蓋公章,并根據推薦人選的綜合情況進行排序);
2.推薦表(附件3,1式2份,需加蓋公章);
3.事跡材料(1式2份,2000字左右,需加蓋公章)
4.體現本人在工藝制作時各流程的相片(至少5張);
5.身份證復印件;
6.相關獎章證書及表彰認定文件(原件拍照,并復印1份紙質版)。
(以上1-6材料裝訂成冊,并整理成電子版一并報送,文件夾標題注明姓名、縣區、項目、工藝種類)
7.紅底免冠證件照電子版;
8.本人在工藝制作過程視頻(截選編輯成5分鐘左右的視頻,要體現各制作流程,分辨率至少1920×1080像素,同期配音,統一MEPG高清格式);
(7-8材料制作成光盤,并在光盤外包裝要注明候選人姓名、縣區、項目、工藝種類)
逾期未報,視為自動放棄。
聯系人:蔡裕厚、劉蕓輝 聯系電話:22199722
傳 真:22283406 電子郵件:qzsztgw@163.com
通訊地址:泉州市東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樓A棟487室
郵 編:362000
共青團泉州市委員會 泉州市商務局
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泉州市旅游局
泉州古城保護發展工作協調組辦公室 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
泉州廣播電視臺 泉州文化旅游發展集團
2017年9月8日
來源:泉州文化產業網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