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2016年11月9日廈門訊 7日下午,為期四天的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福建廈門圓滿落幕。據組委會統計,本屆文博會產業投資簽約項目共103個,總簽約額303.9億元;現場訂單簽約額8.93億元,現金交易額1.5億元,簽約項目整體質量相較往屆明顯提升。
本屆文博會,主展館和30個分會場共舉辦展覽會、論壇、對接會、評選推介、簽約交易、創意活動等130多場(項)主題活動,135位國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到會演講,總參觀人數達36萬人次。
本屆文博會產業化、市場化、專業性、對臺特色進一步提升和彰顯,共有境內外1708家文化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臺灣地區參展商741家、展位數936個。組委會透露,目前已有176家展商預約下屆展位,共有225個展位被預訂。
值得一提的是,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對接的功能在本屆文博會上得到強化。展會除舉辦“海峽兩岸互聯網+IP(知識產權)衍生品設計聯展”等活動外,近40所兩岸高等院校還參與“藝術設計獎”、“產學研項目對接會”等活動。其中,“海峽兩岸互聯網+IP衍生品設計聯展”“海峽兩岸互聯網+IP衍生品設計產業大會”等活動頗為搶眼,大陸12家最具代表性博物館、兩岸80個文創旅游城市及景區以及阿里魚、微信貼圖等企業與臺灣五大文創協會、百家設計名企一起,共同開拓兩岸IP設計合作的新局面。(中國臺灣網、福建省臺辦聯合報道)
來源:中國臺灣網 責任編輯:曾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