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我個人理解的兩個關鍵詞是“惠民”和“互聯網”。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要大力推進公共文化均等化、標準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意味要加快推進數字文化館建設,提升現代化文化服務能力,建立集服務、管理、資源為一體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群眾通過平臺線上預約報名,即可參與全省文化館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享受快捷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這為我們文化館今后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打開了思路。
近年來,吉林省文化館一直堅持開展文化惠民工程,持續打造了以“健康生活,悅動吉林”、全省市民文化節、全省農民文化節為主題的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聯動,覆蓋面廣,參與群眾多,讓老百姓成為主角。今后我們要著力加強“公共文化+互聯網”建設,提升數字化建設水平,以確保每一個文化惠民項目都能讓老百姓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知曉并參與進來,提升服務的質量與效能,使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加持續。(吉林省文化館館長 葛利民)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