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融媒體情境下的新紀錄片:被嚴重低估的產業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8-04-12

前幾年,《喜馬拉雅天梯》《我們誕生在中國》《生門》《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若干中國紀錄電影進入院線。雖然,電視和新媒體紀錄片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但仍被專家評判為一個被中國市場嚴重低估的產業。回望2017年,中國紀錄片延續了近年來良好的發展勢頭,且有佳作,有驚喜,有爆款。去年12月末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征片數量和意向簽約額創新高,這一切呈現給我們的是紀錄片市場正不斷成熟和擴大,紀錄片產業運行已走上正軌,顯漸入佳境之勢。

多屏共舉是紀錄片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必由之路。經過前幾年的鋪墊,對觀眾來說,走進電影院看個紀錄片似乎已算正常。2017年一部慰安婦題材的紀錄電影《二十二》以1.7億元的成績問鼎中國紀錄電影票房之王,這一空前的戰績使它成為去年影視領域的黑馬,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留一筆。但促使觀眾為它掏腰包貢獻票房的不是炫酷的電影技術所營造的視聽奇觀,而是片子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和人性關懷,也正是這些非技術層面的因素引發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這部良心之作成為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后又一部商業表現良好的現象級紀錄片,一方面與之有關的話題持續性發酵,另一方面亦讓人們對中國紀錄片的市場潛質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重返·狼群》作為一部完全出自非專業創作者之手的紀錄片,最終獲得3200多萬的票房進賬,它既飽含人與狼之間跨越種族的情感力量,又彰顯了對生命和自由的極大尊重。它與“為生而戰”主題的《地球,神奇的一天》都是聚焦于自然生態的真誠之作,后者則以4700多萬元的票房收官,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生態紀錄影像的魅力和市場需求。

網生紀錄片如今已成為紀錄片大家庭當中日益崛起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網、新華社全媒體報道平臺依托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1892年以來收藏的1000多萬張老照片,打造了系列微紀錄片《國家相冊》,重新打量昔日被折疊的時代、被濃縮的人生,用影像回顧屬于中國數代人的國家記憶。《尋找手藝》《了不起的匠人》《百心百匠》等也是帶有互聯網基因的系列微紀錄片,它們都借助于視頻網站或移動客戶端生長與傳播,贏得了一眾年輕網民的喜愛和關注,他們通過彈幕等功能發表評論,積極參與分享互動,網絡化生存之景已蔚為可觀,也為紀錄片產業如何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帶來更為寬廣的思路。

不論媒介融合如何深入,電視媒體依然保持其制作播出紀錄片的龍頭地位,一批內涵豐富、制作精良的國產紀錄片陸續在央視和各省級衛視與觀眾見面,成為與新聞、綜藝、電視劇并駕齊驅、拉動收視的一股力量。同時人們也驚喜地發現,原來一直屈居于深夜時分的紀錄片越來越多地被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了。它們之中有“每一幀都美到骨子里”、以純航拍鏡頭來展現中國發展變化的《航拍中國》;有采用內容眾籌、讓百姓自己來講述中國故事的《輝煌中國》;有于十九大前夕在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首播后,引發海外媒體熱烈反響和積極評價,由三位職業分別為設計師、人類學家、工程師的異域青年擔綱主持,以他者視角客觀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這些紀錄片和《大國外交》《將改革進行到底》《法治中國》《巡視利劍》《強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等主旋律紀錄片擺脫了傳統電視政論片呆板生硬的說教風格,用鮮活生動的故事化敘事和多元視角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及政治訴求的藝術表達,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關注。另有《零零后》連續十年跟蹤拍攝五個零零后孩子的成長過程;《極地》用21個人物故事紀錄西藏傳統文化在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傳承與積淀;《本草中華》在前作《本草中國》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中華大地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傳統文化;《茶界中國》以茶文化為切入點,通過近百位茶人的悲歡、25種茶類的生長與制作,以全球化視角關注和展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這些不同制作播出平臺、不同題材的紀錄片共同承擔了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核心功能,很多片子成為大眾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使紀錄片的傳播力、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在一片繁華景象中,整體上來看還存在樣態不夠豐富、未能充分反映我們所處的時代等問題,紀錄片產業有著較大的可增長空間,許多方面尚需提升與創新。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曾麗芬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州免费在线播放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百合片在线网站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