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內容

戲曲發展也需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9-04-04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進一步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基礎上,戲曲事業出現了諸多可喜的成績,但戲曲事業的振興發展,當前也面臨著結構性問題與供給側矛盾,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 ,也出現了一些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口味、個別戲曲劇目的演出沒人想看、社會效益也打了折扣的現象,戲曲生態變革滯后于新時代大眾審美的根本性變化與文化市場機制的新形勢、新要求。由此,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戲曲領域謀求突破的必然選擇。

據某戲劇大省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全省共有戲劇團體665個,其中國有事業性質93個,從業人員4741人;國有轉企改制院團56個,從業人員2953人;民營劇團516個,各團從業人員小到十幾人,多至七八十人不等。 2017年戲劇團體演出10 . 26萬場,演出收入37032萬元。其中省直八個院團(包括但不限于戲曲表演團體)演出收入4927萬元,累加其它經營性收入745萬元,另有四個院團在享受轉企劃撥經費1845萬元,一家院團享受財政差額事業撥款1400余萬元,并在大多的演出劇目都是國家相關經費和基金另行資助多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藝術作品的情況下,拋去演出成本、管理費用與職工工資與社保支出后,八個院團2017年總虧損額達1840萬元。

以上情況并非只有一省存在,但為什么在大量扶持補貼與資助的情況下,有些戲曲藝術院團還面臨著如此大的運行困難,高價創排的藝術作品經常虧損?供需失衡、結構失調是關鍵所在。

戲曲藝術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應該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府的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導向,強化需求杠桿,調整體制結構,實現政府支持的最優配置和公平分配,節省藝術創作演出成本,加強高質量的藝術作品供給,強化人民群眾觀賞需求在戲劇創作與演出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改善戲曲生態,推進戲曲事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如果市場需求只有100根鋼材,而工廠生產了100萬根,產能過剩是必然,如果鋼材的生產成本要遠遠大于銷售金額,買賣賠錢是必然。從某種程度上講,當前的一些戲曲創作在主題思想、題材類型上無法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故而在市場遭受冷遇。但這類作品往往能夠得到扶持資助,那就一直創作同類題材,至于創作之后觀眾愛不愛看,能不能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已經不那么重要了。藝術創作方面這樣的“生意算盤”打多了,產能過剩也就多了。或許某個院團某一部戲的創作,對某個思想主題的宣傳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從其整體的藝術成就來看不盡如人意。

當前的戲曲環境過多注重眼前的緊迫生計、短期的利益迎合,而對戲曲長遠發展缺乏戰略性的調整。如果在社會各個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革的今天,戲曲還是“止步不前” ,久而久之,時代對戲曲的“逆淘汰”恐將無法避免。破繭成蝶都有傷痛。戲曲發展振興也需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把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放在首位,減少資源浪費,促進合理供給,倒逼生態與市場的修復與重建,為戲曲或“對癥下藥”或“清淤消腫”或“強身健體” 。

當然,藝術作品不能簡單地同商品聯系在一起,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來我們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但“叫好又叫座”的劇目又有幾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劇目又有幾出?很多劇目前期投入上百萬,最終演了幾場就作罷了,舞美道具堆滿了倉庫,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一些作品題材雷同、思想陳舊,創作之時根本就沒有考慮作品的需求側,而是在供給側上不斷地自行加重,導致藝術創作同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漸行漸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 ”戲曲也一樣,受眾的萎縮或者不是青年人看不懂,而是戲曲劇目的創作水平、思想形態落后于受青年人青睞的電影、電視劇等藝術形式,逐漸無法吸引青年人。非吐故無以納新。在當下藝術創作問題積累的經驗來看,只有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作為創作動力,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強化人民觀念與立場,才能實現創作與欣賞的有效呼應。

具體而言,扶持戲曲事業的發展,應堅持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衡量標準,在以社會效益為前提的根本導向下,拔掉“輸液管”和“呼吸機” ,讓戲曲生態能夠自我調節,市場供給杠桿能夠自我平衡,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扶持補貼式的供給的作用最大化,讓戲曲生態“活”起來。選擇性的采購買單不是院團創收的長遠解決方案,演出場次貴不在多,而貴在精,貴在市場的科學合理化供給。湊數湊出來的演出場次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只有把觀賞興趣、戲曲之花種在田間地頭、城鄉角落,讓他們生根發芽、在土壤中蔓延生長,演出市場的培育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扶持戲曲事業的發展,還應該打破現有思維,把戲曲發展任務從當前單一的創作與演出擴展到“大戲曲”文化范疇。應加強文藝評論的引領指導啟發作用,加強對戲曲傳播陣地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開設專門渠道,利用新型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擴寬戲曲受眾面,加強戲曲創新創造發展;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基礎上,加強戲曲資源開發,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標桿性、符號性和品牌性帶動。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藝創作生產和公益性文化活動,建立健全戲曲資助體系,為戲曲藝術補充新鮮血液,著力改善戲曲生態環境建設成為戲曲藝術實現飛躍、升級、擴容的新動能。還需要加強對公益性強的戲曲發展項目的扶持力度,為提升戲曲軟實力作出更多努力。在區域性發展不平衡上,著力改善戲曲投入少、發展慢的地區的資源配置,對社會力量、稀有劇種等設立專門的“綠色通道” ,促進戲曲平衡健康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曾麗芬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日网站一线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