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非遺文化 > 內容

有意義又有意思 古城石敢當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0-07-23

正如中國知名學者易中天所說:“走在泉州城,一不留神你就跟歷史撞個滿懷。”是的,在這座“藏寶之城”,那些數不過來的風物遺存會使旅居者嘆為觀止、心滿意足。比如古城里的“保護神”——石敢當。

西街一家文創店請了老石敢當鎮守

威遠樓前,一“石”鎮煞,兇邪退散。

有朋自三明來,石敢當樂乎。

守護裴巷的石敢當年代久遠,熱心阿嬤的現場講述,令訪客入迷。

正如中國知名學者易中天所說:“走在泉州城,一不留神你就跟歷史撞個滿懷。”是的,在這座“藏寶之城”,那些數不過來的風物遺存會使旅居者嘆為觀止、心滿意足。比如古城里的“保護神”——石敢當。

古街深巷 邂逅石敢當

那是個不經意的午后,陽光沿著古厝墻檐斜射在巷角。伴著偶來的微風漫步在故街舊巷,巷道延綿幽長。靜謐的古巷里,只有腳步和大地碰撞的聲音。

俶爾,感到有雙眼睛正注視著我。我一陣心跳,走近,與它對視。原來是只蹲踞在裴巷18號民宅門旁的石敢當。這尊石敢當形態質樸粗獷,淺浮雕的“眼睛”略為清晰,模糊的“鼻子”“嘴巴”間藏著些許可愛。在清晰與模糊間,隱約透出關公的威武,又藏著神秘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它左邊的臉連著腹部與左前足,被煙熏得黑黢黢的;左前足還裂開條縫,時光確實在它身上留下不少痕跡。

住在18號老宅,年近古稀的阿嬤介紹,她孩童時常坐在這尊石敢當上玩耍;現在仍會坐在石敢當上與鄰居閑聊。這尊石敢當原是面對著廟宇,廟宇跟“路沖”風水性質類似,適宜開店卻不宜居。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隨著該廟宇的拆除,“沖廟煞”的需求消失,它就退休了……如今,它靜靜地蹲踞在巷邊,注視世間的熙熙攘攘,晝夜交替;遇上知心朋友,也會一起回味過往歲月。

自古而來 鎮宅保平安

石敢當在泉州扎根鎮宅時間久遠,街衢巷口可見其蹤影。

外來人往往驚詫于它的樣貌獨特,不知其詳;而不少泉州人可能知其功用,卻不知其來歷。關于石敢當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不少說法。其中,較為主流的三種說法分別為:神靈說、姜太公封神說、真人說?;诿袼讓W,古人對石頭的原始崇拜,“鎮宅神以蘊石”的“靈石鎮宅”民俗在我國由來已久。“石敢當”一詞最早見于漢元帝時代的《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寓意石頭堅實不易腐朽,能抵擋,敢擔當。人們認為,石頭最堅硬,一切艱難險惡就讓石頭承擔,即石頭敢擔當。

以石敢當鎮沖制煞,是泉州自古已有的風俗習慣。泉州文史研究者楊清江先生介紹,承天寺面對承天巷的石敢當的歷史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慶歷年間,石敢當出土的最早實物石碑上刻“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等字。這也表明,人們普遍渴求平安祥和,是“平安文化”的一種表現。

泉州著名文化人陳日升先生介紹,石敢當在泉州落戶后,還傳播到國內的臺灣、金門,國外的日本沖繩等地?!督痖T縣志》(1922年版):“浯地苦風,村落多在藏風處。其當風路口,每見有石刻巨獸,做猿狻張口人立狀,俗語稱風獅爺,云可擋風。”石敢當流傳到風災較繁的金門后,被喚作風獅爺。

時光流轉 形制樣式多

石敢當樣式繁多,除石碑狀帶有“石敢當”字樣的,還有石獅狀、“石敢當”字加八卦圖案等形制。它們大都一夫當關,精神抖擻,昂首挺立,直視前方;有股面對邪惡之無畏氣勢,抵擋煞氣之慷慨正義。楊清江介紹,“石敢當”通常設立在“路沖”之處的房屋墻上或門前,以避開路箭的銳氣,祈求全家平安。它們或立于巷口、墻上,或踞于屋頂上、府衙前。

已故泉州文史家陳泗東先生曾考證,古代泉州石獅分為兩類:司守衛的“守門獅”與鎮煞的“風獅”。泉州多數石敢當立于宅院外或街衢巷口,但在五塔巷一處民宅屋頂,卻有尊立于風口的石敢當。清初泉州提督衙,即威遠樓前的單獨踞立的巨型石獅,即為“風獅”,據說起的也是石敢當辟邪、止煞、消災的作用,抵擋中山路的“路沖”。如果你漫步在泉州古城巷道,俯仰之間,一不留神就會與守護一方平安的石敢當神交。

古與今的演進,新與舊的碰撞,無處不在,時刻交融。隨著泉州民俗文化與建筑文化的推廣,石敢當不僅屹立在街衢巷道起著辟邪沖煞保平安的作用,而且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物件,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藝術追求。

文化創新 需遠離臆造

威嚴又可愛的石敢當,既令人敬畏,也令人喜愛。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收藏老物件是一種奢望,古城文創品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目前,在泉州市面上的石敢當文創品琳瑯滿目:有樹脂造的、石頭刻的、針線繡的、植鞣革拓的……材料新穎多樣,不一而足。有實用性較強的鑰匙掛飾,也有美學藝術性較強的案頭擺件。陳日升表示,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恰當結合,使石敢當更接地氣,有益于“走出去”“走更遠”。

在文化創意產業呈井噴式發展的趨勢下,讓文化變得更有意思、更接地氣,不失為一種文化傳承的創新傳播好方法。值得辯證思考的是,文化本質與文化創意如何兼備?陳日升給出建議:藝術需要創新,文化盡量守舊。就如南音一樣,南音的本質傳承千年都沒有變,到我們這代及我們的后代,南音的本質都應該一點也不要改變。泉州知名文化人王先生的觀點與陳日升的思考不謀而合:讓有意義的事物變得更有意思,但應基于本質創新,避免臆造。比如石敢當昂首挺胸,無所畏懼的精神氣質,是本源,不能為了迎合消費者而丟失。無論是文化創意產品,或是以其他形式呈現傳播文化的藝術方式,都要不忘初心,不應該被市場牽著走。有句閩南俚語這樣講:不能“未學行,先學飛”。應該深入把握文化內核,才能在保持本源的基礎上創新。

石敢當的古風古韻,文化淵源,早已融入了人間煙火。老石敢當的堅守,新石敢當的加入,使石敢當文化愈發層次豐富,余韻悠長,正如合奏一曲古今融合、新舊交替的和諧交響樂。

如果你生長或生活在泉州,相信你會因石敢當年年歲歲的守護與陪伴而更加敬畏與感恩;如果你是遠方來客,相信你會迷戀于石敢當的魅力,并把平安與祥和帶回家。

來源:泉州網 責任編輯:趙孝航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