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嶺鎮涂型村休閑公園建設現場。 涂嶺鎮 供圖
今年以來,泉港區涂嶺鎮按照市委市政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戰略部署,結合道口經濟、特色農業、森林康養等優勢資源,聚焦“興文旅、美城鎮”發展目標,積極謀劃經濟建設、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三篇文章”,推動區域功能整合升級,向宜居、宜業、宜游的“泉州北翼新城鎮”大步邁進。
策馬揚鞭 經濟建設加速度
近日,在泉港區涂嶺鎮邱后村普洛斯智能倉儲物流園現場,機械轟鳴,挖掘機、推土機、爆破鉆機等數十臺機械火力全開,分頭作業,奏響施工“進行曲”。
“20萬平倉儲施工建設穩步推進,其中1#、5#庫預計2022年9月底竣工。”據涂嶺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省、市在建重點項目,普洛斯智能倉儲物流園一期用地254畝,計劃投資6億元,規劃建成高端智能化、立體式、標準化的現代倉儲物流產業園區,年產值可達3億元,可提供400多個就業崗位,并帶動電子商務企業、汽車零配件公司、高端制造業及其它第三產業落地,推動當地經濟更好發展。
項目建設是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普洛斯智能倉儲物流園的啟動僅是涂嶺鎮重點項目建設“熱火朝天”的一個縮影。翻開過去半年的成績單,該鎮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在建項目中,恒昌盛物流倉儲產業園正在施工建設主體部分,預計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全省首個高速與國道共用服務區即驛坂共用服務區已成立項目征遷組,正在全力開展征地工作,預計今年8月底供地;統一調味品生產線、合眾鑫能源、波浪發電等一批簽約項目有序跟進后續服務,扎實推動項目落地成型見效。
此外,該鎮持續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對點分析、精準研判企業投資意向,借力在外鄉賢、異地商會等朋友圈,實現企業與項目有效銜接,力促新項目落地簽約。截至6月份,該鎮正在洽談或意向項目29個,其中,正式合同19個,完成年度招商任務數的95%,進度全區第一。
向美而行 鄉村振興提品質
走進涂嶺鎮涂型村,口袋公園風景墻繪畫生動,村間小道蜿蜒整潔,宜居宜業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我們充分發揮移民庫區的優惠政策,以移民資金為杠桿,策劃生成一批發展起點高、規模效益優、社會反響好的建設項目。 ”據涂型村黨支部書記張玉法介紹,近年來,村里道路拓寬、桿線下地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既扮靚鄉村“顏值”,也提升了鄉村品質。
截至目前,涂嶺鎮投入300多萬元,實施國道324線涂嶺交通安全隱患點整治提升項目;投入200多萬元,改造提升國道沿線6公里路燈,打造泉港324國道“亮”麗風景線;開展壩頭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推進河道清淤堤岸硬化、景觀提升,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共完成6672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舊村復墾254.47畝、新增耕地301畝。
與此同時,該鎮引導各村(社區)加強土地流轉,盤活農村集體用地,先后引進溪西村1084畝、下爐村160畝大棚蔬菜基地、黃田市級農業產業園區,倍增農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以“跨邊界連片發展”為目標,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幫帶制”活動,聯帶幫促以來,共協調盤活土地200多畝,帶動集體經濟弱村村財增收30多萬元。
“硬件”“軟件”共同催化下,目前,涂嶺鎮各大鄉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生態宜居的新家園,為鄉村振興工作筑牢了“基石”。
煥發魅力 文旅融合聚人氣
日前,在泉港區首屆紅茶文化節上,涂嶺鎮通過以茶興業、以茶會商、以茶融旅、以茶賦能“四手聯彈”的方式,擦亮紅茶制作技藝“非遺名片”,打響涂嶺紅茶品牌,助推涂嶺茶旅融合發展。
“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深度融合,源于涂嶺鎮充分挖掘茶產業中蘊含的綠水青山價值。”據涂嶺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歷史人文、地方旅游特色于一體的全域旅游以及涂嶺茶旅融合發展下的“清香”產業成為致富產業,也成為涂嶺吸引各地游客,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
文化是內涵,旅游是形體,項目是基礎,只有融合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近年來,在探索文旅融合新格局、點亮“詩與遠方”全過程中,涂嶺鎮注重保護和挖掘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區、古驛道、古早味,通過編制樟腳古民居保護性規劃和涂嶺古街立面改造修復擦亮老區紅色文化名片,并以“追尋紅色記憶、拓展紅色基地、培育紅色激情、開辟紅色之旅”為方向,修繕提升陳平山廣場、涂嶺古街“火花支部”舊址,吸引年輕創客扎根樟腳古民居和涂嶺古街,運營好涂嶺紅茶、涂嶺豬腳文化,以涂嶺樟腳板凳游龍燈、小壩蒙古風俗等民俗文化技藝的推介逐步實現該鎮特色文旅資源的整合開發,擦亮旅游底色、凸顯地域文化、串聯出美麗風景。
此外,為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將內山片區鄉村旅游景點串珠成線,近年來,涂嶺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和“四好農村路”建設,力爭實現年接待游客量30萬人次以上。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