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聚焦 > 內容

【新聞調查】街頭藝人為古城增色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3-05-30

彼末和歡喜正在路演(阿布 攝)

劉毅然在街頭畫“花鳥字”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圍觀

梨大生椰樂隊在小西埕演唱

從北京來旅游的游客給啊還送上拍立得并要簽名

啊蛋帶著小朋友在街頭跳街舞

華燈初上,晚風拂面,古城角落散落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街巷為舞臺,行人為觀眾,或為生計、或為興趣、或為鍛煉,這便是街頭藝人。近年來,泉州市出臺相關政策為街頭藝人創造實現夢想的舞臺,而這群“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也用自身才藝回饋著這座城市,為古城夜生活增色。

這份職業背后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今后如何更好地發展?連日來,記者進行走訪調查。

現場

這群古城街頭藝人中,有的是獨立樂隊,有的熱愛街舞,有的擅長畫“花鳥字”,還有學生群體……他們都有著屬于自己與街頭的故事,他們也在為古城夜生活增添“煙火氣”。

溫暖開唱

用歌聲帶來愉悅

夜幕降臨,0.46樂隊的路演在九一街口如期進行,來往行人被主唱啊還溫暖的歌聲吸引,或駐足停留,或索性坐在對面的臺階上欣賞。慢慢地,現場聚集起不少聽眾。

“本來計劃去中山路逛逛,途經這里發現街頭藝人唱得很好、很專業,便停下來欣賞。”來自馬來西亞的游客張女士說,她在不同的城市見過不少街頭藝人表演,但是0.46樂隊的專業程度還是讓她感到驚喜,她還點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歌。

啊還說,從2016年單獨彈唱開始,不知不覺已唱了7年。她喜歡接觸不同的人和新事物,街頭唱歌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她和鍵盤手林凌偉當初就是在街頭演出時認識的,共同的愛好和相似的音樂理念促使他們組成0.46樂隊,并成為最早“持證上崗”的一批街頭藝人。白天,林凌偉是一名電腦行業工作者,盡管工作繁忙,但因為熱愛,每晚下班后他就馬不停蹄地趕往演出場地。

“如果沒有下雨,每晚7點30分到10點,我們都會在這個點位上演出,希望歌聲能豐富大眾的文化生活,為他們帶來輕松和愉悅。”在啊還看來,古城是慢節奏的,治愈型的音樂很適合這座城市。

街頭舞動

將非遺融入街舞

“街舞太酷了!音樂一響起,就能瞬間點燃街頭,那種氛圍很容易讓人停下腳步觀看。”夜幕降臨,市民陳先生散步來到金魚巷口,被圍觀群眾的掌聲和尖叫聲吸引,啊蛋正帶著小朋友們在地板上“炫技”。啊蛋也是古城第一批“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之一,2015年就和隊員們一起走上街頭跳街舞。

“我熱愛街舞,想在泉州做街舞文化推廣,更是希望街舞能為古城夜生活增添光彩。”啊蛋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泉州人,盡管這十幾年里從事過不少工作,但最讓他熱血沸騰的依然是街頭表演,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激勵著他不斷提升。

“展現自己所熱愛的街舞的同時還能為宣傳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十分有意義。”啊蛋很早就開始思考如何將泉州的非遺文化和街舞結合,他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拍胸舞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與街舞進行結合,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喜愛,也讓街舞在泉州本土煥發新的活力。

鼓起勇氣

嘗試開啟音樂夢

“想讓大家聽到我們的聲音,想要挑戰自我,想要得到認可和掌聲!”這是梨大生椰樂隊成員們共同的心聲。有別于其他街頭藝人,這是一支由黎明大學校園藝術團聲樂表演部學生組成的樂隊。每周六晚7點30分,他們的歌聲總會在小西埕的角落里響起。

2022年12月,在樂隊成員曉虹的帶領下,他們鼓起勇氣加入古城街頭藝人隊伍。“有天晚上現場來了一位姐姐,她在我們每個人演唱結束后,都親手送上一束花,我們當時非常感動。”在曉虹看來,就是這樣一些日常的小美好支撐著他們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今后他們還想要嘗試一些樂器演奏,向其他街頭藝人學習,多與觀眾互動,還想將南音融入他們的表演之中。“古城街頭是我們鍛煉的舞臺,以后想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一直唱下去,為古城街巷帶來青春與活力。”

變化

從“野蠻生長” 到“持證上崗”

“從前的我們在城管眼中,就是亂擺的小攤小販。有時候剛花了一小時調試好設備,他們就制止我們,我們就只能再花半小時收設備。”除了遭遇城管的制止,還經常遭到市民的投訴。有街頭藝人表示,以前夜晚在小西埕演出時,附近的老人因為要休息而來阻止他們。

其實,被城管制止、受市民投訴、賺錢少、地位低……這是以往很多街頭藝人面臨的困境。然而近年來,街頭演藝事業得到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2021年4月,鯉城區率先出臺《鯉城區街頭藝人演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讓原來民間自由發展的街頭文化,變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并且逐步完善隊伍建設,推動街頭藝人走向規范化。

《辦法》中對街頭藝人演出內容、地點、時間等作出明確規定。在人員管理上,要求轄區所有街頭藝人必須服從主管單位——鯉城區文化館的統一管理,街頭藝人必須持有鯉城區文化志愿者服務證并與之簽訂街頭藝人表演協議方可上崗,表演內容必須通過鯉城區文化館審核后方可演出。在時間上,要求街頭藝人必須在規定的演出場地表演,9:00前、12:00-14:30以及22:00以后嚴禁街頭表演,遇到高考、重大會議、重要賽事等特殊情況,應遵守管理部門臨時規定。街頭藝人從原本的“野蠻生長”過渡到“持證上崗”,并逐漸成為古城街頭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

“有證之后,就像上班一樣,我們的身份是‘鯉城區文旅志愿者’。”不少街頭藝人表示,有證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能夠安心地進行路演,除了避免被城管制止,也規范了街頭藝人的管理。

“持證上崗”后,街頭藝人們發現身份地位也有了變化。“觀眾對我們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有時候甚至會尊稱我們為老師,而不是街頭流浪者。”部分街頭藝人感慨,社會地位的提升,使得他們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與榮譽感不斷增強。開心的是,一些當地的文化活動也會向他們發出邀請。

問題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如今街頭藝人得以“持證上崗”,表演的環境和管理都發生了改變,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表演氛圍不夠濃厚

不少街頭藝人表示,泉州目前的街頭表演都以音樂類為主,種類較為單一。“我在福州三坊七巷看過其他比較特別的街頭藝人,如表演默劇的街頭藝人,一身西服的他憑借自身表演贏得群眾的陣陣掌聲。”同樣是街頭藝人的原創南音唱作人歡喜說道。

因為喜歡街頭演唱,曉虹走了國內不少城市,也看過不少地方的街頭藝人演出。在她看來,泉州街頭表演氛圍不夠濃厚,一方面是因為街頭藝術形態太過單一,另一方面則是目前古城還未出現知名度高的街頭藝人,未能較好地帶動街頭表演氛圍。

部分藝人水平一般

“部分街頭藝人的水平很一般,不夠專業。”市民黃先生認為,優秀的街頭藝術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街頭藝人的水平也從側面體現著一座城市的藝術水平。

音樂專業畢業的小吳回憶,他曾在街頭看過一名街頭藝人演唱,現場開了直播,但周圍觀眾很少,“說實話他的演唱水平比較差,無法在街頭吸引路人觀看”。

鯉城區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如今對街頭藝人的招募,他們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需要街頭藝人填寫報名表,并附上3至5分鐘的表演視頻,經過專業評審組審核通過后,才會給他們頒發“鯉城區文化志愿者服務證”。“待街頭藝人的隊伍不斷壯大起來后,我們也將適度提高街頭藝人的專業水準要求。”

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

此外,有街頭藝人認為,目前對街頭藝人的管理還能進一步完善。如今頒發的街頭藝人證件一般只針對長期在泉州的街頭藝人,而臨時的街頭藝人還沒辦法辦理相關證件,也沒有較好的管理措施。

“有的點位地理位置比較好,就能吸引較多的市民和游客,而有的點位人氣較低。”部分街頭藝人表示,目前的點位存在分配不均的情況,他們也希望能到人氣高的點位去演出。

部門

街頭藝人管理“摸石頭過河”

“針對街頭藝人的管理,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管理中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我們也及時想出解決方法。”鯉城區文化館工作人員表示,自《辦法》出臺后,他們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今年新增的規定是點位打卡制度,要求街頭藝人每個月至少打卡一次,若滿勤還給予一定的獎金,希望以此鼓勵街頭藝人多多上街,讓各個點位“活”起來。

近來,街頭藝人的管理又碰到新的問題。“有的街頭藝人中途想要退出我們的隊伍,但是不愿意上交證件,還拿著證到不屬于他的點位進行演出,認為這樣就不受管理和約束。”工作人員說,他們之后將對此研究相關的措施進行管理。此外,街頭藝人每年都要重新接受審核,通過的人員可以獲得當年最新的證件。

此外,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計劃舉行音樂達人秀,給街頭藝人提供展示的舞臺。今后若影響力不斷擴大,也將舉辦街頭藝人的比賽,屆時被評選出的優秀街頭藝人將獲得榮譽證書和豐厚的獎金、獎品,被推選參加各類大型演出及專業賽事。若今后有更多的街頭藝人加入,他們也將以踢館賽等形式進行比賽,讓更優秀的街頭藝人在更好的點位上進行表演。

建議

如今的泉州古城街頭文化日益火熱,讓古城夜經濟增添了不少“煙火”。那么,未來如何讓街頭藝人更好地為古城夜生活增色呢?

加大宣傳推廣

打造濃厚的街頭藝術氛圍

“市民游客不知道我們的樂隊名稱,也不知道我們表演的時間和地點。”梨大生椰樂隊成員糊糊說,目前古城已有不少街頭藝人,但市民游客卻對他們的信息知之甚少。他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多多宣傳街頭藝人,例如在古城的核心位置設立一些特色的宣傳牌,或者通過各大平臺向市民、游客推送街頭藝術表演的具體時間和節目安排。“一方面可以為有興趣的市民、游客提供夜間娛樂去處,另一方面擴大街頭藝術表演的曝光度和關注度。”

搭建交流平臺

提升街頭藝人專業水平

“應該多招募各種類型的街頭藝人,并舉辦街頭藝人的比賽,給街頭藝人們搭建表演舞臺,提升街頭藝人的積極性和專業水平。”啊蛋認為,這樣也能促進街頭藝人的交流,促進街頭文化的發展。有市民建議,可以建立街頭藝人的考核機制,考核分值過低的藝人待崗,待重新接受培訓后方可繼續上崗。而有關部門也要做好培訓服務工作,提供更多專業化的培訓和指導,提升街頭藝人整體素質。

不斷完善管理

助力街頭表演良性發展

對于外地來泉州的臨時街頭藝人,彼末和歡喜建議,相關部門可嘗試探索臨時街頭藝人的合法機制,例如提供報備的渠道,給臨時街頭藝人發臨時證,以此來支持外來的街頭藝人,讓更多種類的街頭藝人到泉州的街頭表演,推動泉州街頭藝術的發展。

此外,有部分街頭藝人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采用每月“輪換點位”的方式,破解熱門點位與其他點位分配不均衡的現狀,給街頭藝人創造公平展示才藝的機會。

深耕本土文化

打造特色街頭藝人隊伍

“希望能有更多音樂人做根植于泉州這片土壤的音樂,讓更多人聽到泉州聲音,聽到閩南聲音。”彼末與歡喜將民謠和南音結合,創作出了《刺桐》《泉州的生活》等作品,深受市民游客的喜愛。

在啊蛋看來,泉州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而這些傳統文化可以與現代文化進行結合,迸發出新的火花。他認為有關部門可以牽頭促進泉州非遺文化與街頭文化的交流。“就像拍胸舞和木偶戲都可以與街舞進行結合,我們也很期待能夠與相關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

不少市民也表示,希望能看到更多街頭藝人將自身才藝與泉州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一支具有泉州特色的街頭藝人隊伍。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爱啪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