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深滬“僑二代”“僑三代”回鄉尋根護根——
“金子大王”后代捐“黃金祖厝”建僑史館
“我們想看看小時候的家,以前每年都和父親回來探親。我們兄弟姐妹在外時時惦記著家鄉,這次我們帶著孩子回鄉,主要是懷念一下已故父母在家鄉留下的足跡,也看看即將由祖厝改造完成的僑史館。”近日,菲律賓華僑顏啟招一家10人回到家鄉晉江深滬坑邊村,問祖尋根、拜會鄉親。
顏啟招一家人和當地村民一起在祖厝前留影
顏啟招是坑邊村旅菲已故華僑顏貽碧的二兒子。顏貽碧出生于深滬鎮坑邊村顏厝,20世紀20年代在菲律賓定居,在當地開采冶煉黃金,并流通各地,是當時聞名東南亞的“金子大王”。當年顏貽碧事業有成,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多次支援家鄉各種愛國行動。新中國成立初期,顏貽碧帶領家族兄弟、子女熱衷公益,資助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捐資助學、資助國內鄉親。時至今日,顏貽碧家族事跡在坑邊村依舊口口相傳。
作為顏貽碧家族的祖厝,“明碧別墅”的建設歷程也一直為村里人所津津樂道。建房子時,顏貽碧從菲律賓寄黃金回鄉,再兌換成建筑材料,其中有部分建筑材料是漂洋過海而來。歷經十余年,耗費145斤黃金,1949年,“明碧別墅”終于完工。2023年,顏貽碧家族后代得知村里計劃建設僑史館后,便將房子捐出全力支持。同時,坑邊村路東、路后、顏厝、畬下4個自然村的海內外鄉賢捐款150萬元,共同助力僑史館建設。
近日,顏啟招帶著父親的愛鄉遺愿,攜兄弟姐妹及兒女重新回到家鄉。在祖厝“明碧別墅”,看著即將完成布館的僑史館,顏啟招熱淚盈眶。走在早年父親捐資興建的道路上,聽著鄉親們講著家鄉的喜人變化以及鄉親們在海內外的發展,他不停夸贊家鄉的溫暖和美好。
“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啊!”在結束參觀之后,顏啟招一行與鄉親代表一起品嘗了深滬特色小吃。大家猶如一個大家族,圍桌而坐,共敘家常,家鄉的溫暖占據了在座所有人的心房。顏啟招激動地說:“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母親煮的甜粿和糖芋,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終于又嘗到了久違的家鄉味道。”
此次回鄉之行在歡聲笑語中結束。顏啟招和家人多次激動地表示,故鄉的變化非常喜人,發展勢頭非常強勁,他們一定會把家鄉發展變化告訴在菲律賓的鄉親,讓更多在外鄉親了解今日家鄉,關注家鄉的發展,常回家看看!
“打造僑史館既是展示一代代坑邊華僑在異國他鄉奮勇拼搏的歷程,同時也贊頌了華僑的家國情懷。”坑邊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坑邊村華僑文化底蘊深厚,已有百余年歷史。雖然“僑一代”逐漸老去,但根脈意識自古就刻在中國人的基因里,不論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想的還是“落葉歸根”。“即將完成建設的坑邊村僑史館,就是我們精心搭建的聯僑平臺,坑邊村將繼續深耕‘僑’文化,加強‘僑二代’‘僑三代’與家鄉的聯系,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共同繪就幸福坑邊新藍圖。”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