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非遺文化 > 內容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陳實生:60余載弘揚閩南古建營造技藝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4-08-19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起,石雕木雕雙合璧。”在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福建泰承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陳實生眼里,閩南紅磚古厝凝聚了中華傳統建筑的精粹,不僅宜居,還承載著海內外泉州人濃濃的鄉愁記憶。

陳實生出生于惠安建筑之家,13歲跟隨祖輩陳祖枝學習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至今年近八旬仍不斷奔忙于傳統建筑工地,弘揚技藝,守護鄉愁。60余載,承建過不同民居建筑、寺廟、祠堂、宮廟、亭閣等超百座,榮獲過第八屆薪火相傳保護傳統村落守護者全國十佳杰出人物獎、中華傳統建筑藝術傳承與創新杰出人物獎和“當代藝匠”提名獎、2017“感動福建”年度十大人物提名獎等眾多獎項。

陳實生(左)在施工現場授徒(陳欽忠 供圖)

人物名片

陳實生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專家委員專家

泉州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家服務團專家

第八屆薪火相傳保護傳統村落守護者全國十佳杰出人物獎獲得者

中華傳統建筑藝術傳承與創新杰出人物獎獲得者

泉州市首屆傳統建筑名匠

泉州市高層次人才

獲評泉州市首屆傳統建筑名匠

陳實生浸淫閩南古建筑大半輩子,在每一次的古建筑建設中都精雕細琢,力求盡善盡美。在他看來,閩南古建筑中的每一個窗格子、每一面墻、每一個屋檐都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筑美學,技術含量高,是有靈魂的建筑、有獨特韻味的設計,堪稱古代建筑藝術的大集錦。

閩南民居營造技藝分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石作、油漆作、彩畫、堆剪作等主要工種,陳實生對泥瓦磚作等多工種十分稔熟,很好地在屋面筒瓦、板瓦制作保持整體平整曲度的營造以及歸帶和屋脊雙燕歸脊優美曲線的營造均傳承祖輩傳統的線條工藝技藝做法,技藝多樣,精密度高,同時還精通傳統建筑施工工序與建筑禁忌:動土平基、下大石吟、上梁、合脊、入厝儀式等,垂范后輩。

“閩南傳統民居建筑以‘三間張’和‘五間張’為主,形式科學美觀,建筑材料質量好,經久耐用,越久越有味道,使用壽命非常長,歷史上一宅傳幾代是常有事情。”陳實生說,泉州是著名的僑鄉,許多傳統民居成為指引海外僑親回家的明燈。

泉州傳統古厝民居在建造燕尾脊時十分講究,這也成為閩南文化的一個特有符號,是無數游子魂牽夢縈的鄉愁,被賦予“盼燕歸巢”之意。按照傳統習俗,還會在燕尾脊所在的正脊中部放置一些“五寶瓶”之類的吉祥物,并在瓶內放入五谷、毛筆、錢幣、銅鏡,其中五谷寓意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毛筆意在祝福人文薈萃,文化昌明,而錢幣是為祈愿財源廣進,銅鏡則用以驅邪鎮妖。

近年來,陳實生頻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榮譽。2020年,泉州市評選首屆傳統建筑十佳名匠,陳實生當選;同年,他還獲評第一批福建省傳統建筑修繕技藝傳承人。

期待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傳承

加固清源山老君巖、修繕中憲第演武廳、修繕晉江五店市、修繕中山路清真飯店段等立面……60多年來,陳實生繼承傳統閩南建筑的技藝,承建了大量不同民居建筑、寺廟、祠堂、宮廟、亭閣等,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國家級文物和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等,足跡遍及全國多地和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有力地推動了泉州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弘揚我國優秀建筑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在承建過程中,陳實生帶動木雕行業、石雕行業及磚瓦廠、木工廠等一同發展,對傳承閩南傳統建筑技藝作出卓越貢獻,也在培養不同工種匠師、傳承人方面作出重要貢獻。陳實生累計收徒60多人,包括他的兒子陳欽釗、陳欽忠等人,陳欽釗、陳欽忠現在分別負責承建項目現場施工、項目技藝傳承等方面工作,更讓其欣慰的是其大孫子也選擇了古建修繕專業,將來也能參與閩南傳統民居建筑傳承工作。

陳欽忠先后加入中國建筑學會、中國古遺址保護協會。他認為,閩南傳統民居建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建筑方位不僅與地形結合,居住環境還與磁場密切相關,十分宜居。

“慢工出細活,做閩南傳統民居建筑要能吃苦,還要有極大的耐心,現在很難招到年輕的徒弟了。”陳實生期待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的傳承。為了更好保護和傳承這項技藝,已近八旬的陳實生,近年來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傳承好這項技藝及弘揚傳統建筑文化,在繼承閩南傳統建筑技藝系列叢書、系列工具、建筑構件方面和圖片影像、文件圖紙等方面做了大量收集收藏工作,也期待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這項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试看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