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調度會暨文物安全生產培訓會舉行,部署國慶期間文化安全工作,開展文物安全生產工作知識培訓。
中秋假期,泉州海交館迎來不少游客。(陳曉東 攝)
泉州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國文物大市,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45處。國慶假期,眾多文物場所游客量會驟增,將給文物安全帶來極大壓力,各縣(市、區)文體旅局和市直各文博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假期的文物安全工作。在國慶期間,將違規用火用電、安防消防設施設備失效、消防水源不足、電氣線路設備故障、易燃可燃物存放、燃香燒紙和應急能力薄弱等作為重點,逐一排查安全漏洞和隱患問題。同時,加強文物保護工程工地、考古發掘工地等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強化安全防護措施。對排查發現的隱患問題,要明確整改要求,逐一掛賬整改,必要時通過實施跟蹤督察、主動約談、公開曝光等,直至整改到位,堅決遏制文物安全事故。
國慶假期,各縣(市、區)文體旅局和市直各文博單位將嚴格落實節日期間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人員到崗、責任到人。統籌開放服務和文物安全工作,特別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紀念館等文物行業開放單位,提前測算游客承載量,適當增加安保、講解、服務、救援等力量,通過合理安排活動路線、每日臨界觀眾數量控制、錯峰參觀等措施,有序調控疏導游客,倡導文明參觀和旅游,確保良好參觀秩序,提升游客參觀體驗。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