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題-文化產業大討論 > 內容

泉州“十二五”文化改革規劃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3-04-19

  加大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核心區的建設力度,夯實基礎、創新載體、完善機制,推動此項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一)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完善保護基礎網絡和載體。大力實施《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推進四級閩南文化基礎保護網絡建設,重點實施20個省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示范點(示范園區)和8個市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的建設。

  20個省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示范點(示范園區):泉州古城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清源山及其周邊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惠安惠東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安溪茶鄉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德化瓷都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梨園戲保護示范點、高甲戲保護示范點、提線木偶戲保護示范點、泉州南音保護示范點、晉江布袋木偶戲保護示范點、泉州北管保護示范點、閩南民間音樂舞蹈保護示范點、端午節習俗保護示范點、蚶江對渡文化保護示范點、蟳埔女習俗保護示范點、泉州花燈保護示范點、泉州鬧元宵習俗保護示范點、江加走木偶頭雕刻保護示范點、泉州(李堯寶)刻紙保護示范點、高甲戲(柯派)保護示范點;

  8個市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鯉城江南新區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豐澤東海蟳埔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洛江羅馬河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泉港山腰-峰尾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晉江安海-東石-深滬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石獅蚶江-永寧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南安豐州-官水石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園區、永春桃城-五里街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

  加強閩南文化的教育和研究。加強閩南文化教育,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繼續完善各類文化鄉土教材編寫、修訂、出版工作,在中小學進行普及型教育。支持開辦中等或高等工藝、藝術、技術職業學校,并采取相關措施鼓勵就讀;依托泉州師范學院、德化陶瓷職業學院、泉州藝校及其他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鼓勵就讀;深化閩南文化研究,充分發揮華僑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等本地高校專業研究機構的學術優勢,開展專題研究,推出一批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的學術成果。出版《泉州文庫》、《泉州南音集成》、《閩南文化叢書》等一系列高質量的文化史籍典藏、大型叢書及學術專著。

  進一步健全保護名錄體系。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提高依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力和水平。繼續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認定和立檔。按期申報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布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一步完善國家、省、市、縣(區)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制定科學的保護計劃,明確有關保護的責任主體,鼓勵和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確保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加大對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和傳承人資助專項資金的投入,持續完善傳承人保護體系;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為非遺保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普遍提高。

來源:泉州市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傅少鋒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色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