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幽默的電視真人秀到震撼的院線大片,從唯美的攝影作品再到創意十足的工業設計……一方面人們對文化產品提出了更高的審美和需求,而文化產品的發展與創新也改變著老百姓的生活。日前,文化產業方面頗有建樹的學者魏鵬舉做客金沙講壇,為成都市民講述國內外文化產業的現狀和前瞻。
魏鵬舉,現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創)主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與政策協同創新中心”責任人。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兼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出版《文化產業投融資》等專著。
談起文化產業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魏鵬舉先生在演講中用蘋果公司作為范例,這讓人頗感意外。一直以來,蘋果公司雖然賺錢,但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它依舊是一個科技企業,似乎與文化產業不太靠得上邊。但在他看來,蘋果公司其實早已脫離了傳統IT企業范疇,而成了一個真正的創意公司,它能獲得世界矚目的“吸金能力”,則是文化產業在現代發展中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魏鵬舉講到,在2007年左右,蘋果的產品在國內還沒有真正流行起來,而走在美國街頭,他卻發現很多年輕人都戴著蘋果的產品,iPod那白色的耳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讓他感到很意外,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當時蘋果的產品并不比IBM的更好,但它確實更漂亮,更簡潔,更美觀,更人性化。這代表什么?這是蘋果開始主打創意,進軍文化產業的典型表現。時至今日,蘋果的產品已風靡全世界,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都融入了蘋果式的美學創意,說明現代工業已和文化產業水乳交融,從某種意義上已變成創意產業了。
來源:成都日報 責任編輯:何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