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和第一屆海絲泉州文學周系列活動(以下簡稱“雙周”)在完成各項活動后圓滿落幕。而泉州與電影界、文學界交流合作的故事,卻將由此延伸,不斷深化友誼、結出果實。
這是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創造性的探索,并在藝術的不同領域間搭建起橋梁。在全國范圍內,第一次把編劇真正推上舞臺,成立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個創作基地,電影和文學在泉州深度聯結、對話。
這是藝術各領域的大咖名家對世遺泉州流量爆表的推介。“泉州是一座生活在文化遺產里的城市”“你只要熱愛生活,就一定會愛上泉州”“泉州山海相擁,人重情”……大咖名家云集,深入了解并點贊泉州,進一步提升了這座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
這也為泉州帶著一身詩意、不斷走向遠方提供了更多可能。不管是作家、詩人,還是導演、編劇、演員,他們在走進泉州中萌生要圍繞泉州展開創作、在作品中精彩演繹泉州的想法和心愿,在海絲名城挖掘靈感內涵,也為它注入新的活力生機。
名家推介 只要熱愛生活,一定會愛上泉州
“雙周”盛會,主辦方精心準備了中國電影編劇論壇、電影文學之夜、“中國影協杯”年度十佳電影劇作推介、“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分享會、海絲泉州·當代文學之夜和 “藍星詩歌之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電影與文學在泉州深度聯結、對話,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與會嘉賓還通過采風進一步了解泉州、推介泉州。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非常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創造精神財富也該如此,也要抓住腳踏實地的勞動者,編劇就是勞動在第一線的文化工作者,中國電影編劇周落戶泉州太合適了。”著名編劇、作家,中國文聯副主席劉恒如是說。
“在泉州,這樣一個面向大海,從來都是風云激蕩,從來都有一種非常開闊的眼界跟胸襟的地方,那么經濟發達之外,也自然帶來文化的繁榮。”中國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多次來泉采風交流,他感慨現在的泉州,對文化遺產越來越重視。
“回望中國漫長的歷史,海外貿易讓多元文化在泉州共存,充滿了活力。在泉州開展頂級詩歌交流盛會名副其實,讓我們攜手共同面向大海,奔赴未來。”著名詩人、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感謝詩歌,也感謝泉州。
“泉州是一座生活在文化遺產里的城市。你只要熱愛生活,你就一定會愛上泉州。煙火氣是這座城市用得最好的香水,而文學一定是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里提煉出來的香精。”著名媒體人、作家白巖松是泉州人民的老朋友,他如數家珍地推介海絲泉州,迅速被刷屏。
央視主持人張澤群為自己來遲了深感遺憾:“泉州不僅是一個讓人開心的地方,更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城市,山海相擁,人重情,半城煙火半城仙。”
創新舞臺 首次讓幕后編劇領銜主演
“泉州第一次把編劇真正推上舞臺,我們永遠記住泉州。”26日晚,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在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閉幕晚會上分享自己數十年的從影之路。此次來泉,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鄧小平小道》的編劇,這部電影作品獲第13屆“中國影協杯”年度十佳電影劇作推介,當晚他走了紅地毯。與其他電影盛會不同,中國電影編劇周讓幕后編劇領銜主演。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在泉州舉辦,讓編劇、導演和演員等電影演職人員形成廣泛的共識。“電影和文學的關系很密切,比如張藝謀的成名電影《紅高粱》就是從文學改編過來的,導演經常是站在作家和編劇的肩膀上創作。”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黃建新說。
中國電影編劇周是中國電影界唯一的電影編劇行業盛會,不僅有電影界大咖前輩參加,也吸引了不少中青年新生力量聚泉。“電影編劇周讓編劇們站在聚光燈下成為主角,這是對編劇在行業里作出巨大貢獻的肯定與尊重。”青年導演、編劇袁媛說。
文壇盛事 迎來“國字號”創作基地
在第一屆海絲泉州文學周開幕式上,“人民文學出版社創作基地”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蔡崇達出版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設立的第一個創作基地,是泉州乃至福建文壇的盛事。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今后該社將持續邀請文學名家、名刊編輯開辦形式多樣的文學講座,選拔、扶持優秀青年作者,推薦發表、出版優秀文學作品,讓文學之光與世遺古城、海絲泉州交相輝映。
“人民文學出版社是中國文學出版的最高殿堂,這次能夠看中泉州,將創作基地和出版工作室落戶泉州,代表著泉州終于有一個通往中國文學最高殿堂的更便捷、更直接的通道。”作家、“讀懂中國”文學院執行院長蔡崇達說。
文學周期間,“人民文學出版社創作基地”迎來首期創作坊,魯迅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上了第一課。“創作基地為泉州注入了新的活力,廣大作家來到古城,通過詩歌、散文與小說,解讀海絲名城,將世遺之美呈現出來。”她說,在泉州古城,生活與文學息息相通。
交流碰撞 有望迎來更多優秀作品
活動中,影視和文學的碰撞激發出智慧之光,共促行業的創造性發展,也為我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學習、借鑒良機。
泉州市閩南歌舞傳承中心參演了本屆中國電影編劇周閉幕晚會的五個文藝節目,讓泉州民間音樂舞蹈深度參與了此次盛會。該中心主任、泉州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黃金錫說,“雙周”盛會為泉州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民間音樂舞蹈和旅游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更廣闊舞臺和天地。
“海絲泉州文學周讓更多名家走進泉州交流互動,創作出更多富含泉州元素的精彩作品,與本土作家共同續寫新時代的泉州故事。”泉州市作家協會主席蔡飛躍說。
兩個“國字號”的盛會落戶泉州并成功舉辦,吹響了我市打造“編劇之城”、高質量發展電影產業的號角,也奏響了海絲泉州文學闊步前行的強音。
“雙周”盛況,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中新社、中國藝術報、中國電影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等眾多媒體關注報道,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助力打響“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品牌。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