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聚焦 > 內容

跟著影視鏡頭尋味泉州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5-04-08

泉州人的經典早餐,從一碗面線糊配一碟油條開始。

潤餅菜等閩南古早味入鏡《“小美好”中國行》第二季(李雅真 攝)

永春石鼓白鴨湯

海蠣煎為舌尖帶來“大海的鮮甜”

泉州廚師帶著石獅特色手工菜石榴芋泥,亮相《中國美食大會》并獲評當期榜首。 (洪娜娜 截圖)

《中國美食大會》綜藝里,泉州美食牛肉羹熱氣騰騰出鏡。(洪娜娜 截圖)

四果湯清涼又爽口

泉州日銷姜母鴨超萬只,是游客來泉必吃的美食。

炸醋肉等炸物是泉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巷口美食”

晶瑩剔透的土筍凍加入醬油、老醋、蒜蓉等調料,別有一番風味。

微短劇《和你的桃花源》中,女主角小苒回憶小時候與家人吃咯攤的團圓場景。(洪娜娜 截圖)

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等為原料,經過50道工序和“時間魔法”釀成,在陶缸里至少要“修煉”三年,才能形成酸中帶甘、醇香爽口的好味道。

小紅書博主追劇后創作了《舌尖上的“雁回時”》插畫展現泉州美食,泉州版的馬蹄酥與劇中形狀有所不同,但同樣美味。 (@一只嘀嘀DIDI 繪)

熱播劇《雁回時》中,莊家宴請賓客的“浥南大宴”,出現了不少泉州風味。 (洪娜娜 截圖)

近日,電視劇《雁回時》熱播,劇中的“浥南大宴”將泉州這座千年古城的煙火味再次推向熒幕。晶瑩的土筍凍、濃香的姜母鴨等泉州美食元素紛紛登場,穿透屏幕挑動無數觀眾的味蕾。近年來,泉州美食備受鏡頭青睞,在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微短劇里,都有泉州風味的身影。當光影與美食相遇,不妨跟隨鏡頭,用舌尖踏上海絲泉州的尋味之旅。

□融媒體記者 洪娜娜 李菁/文 王世陽/圖(除署名外)

熱播劇里的“浥南大宴”

泉州味道征服觀眾的胃

鏡頭流轉間,一鍋熱氣騰騰的姜母鴨、一碟酥香入骨的醋肉,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宴席,從泉州的餐桌躍入熒屏視野。在熱播劇《雁回時》里,每到年關,莊家家主都要費心設下一場“浥南大宴”,以此招待同鄉的京中同僚。此番宴席,名稱上雖為虛構,但實際上是一桌濃縮的泉州經典山海風味,有馬蹄酥、姜母鴨、土筍凍和永春老醋等。

莊家家主口中反復強調“必須用本地老姜才味正”的姜母鴨,是泉州美食中的“頂流”。據泉州市商務局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泉州日銷姜母鴨超萬只,節假日時甚至可達數萬只,不僅泉州人喜愛,更是游客來泉必吃的美食。被稱為“姜母”的老姜切片在砂鍋中煸香,與本地番鴨、麻油等調料一同燜燒入味。煮熟后,“姜母”片與番鴨色澤焦黃、咸香適度、口感醇厚、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令人食指大動。香味更是“夸張”,能從街頭飄至街尾,“迷倒”一眾食客。據悉,泉州將出臺《泉州小吃—姜母鴨制作技藝地方標準》,為這道承載著泉州獨特風味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美食,提供規范化、標準化的制作指引,讓市民游客不僅吃得好,還能學著做。

劇中出現的“土筍凍”,則是不少游客來泉州時的“美食挑戰”。土筍凍發源于晉江安海,土筍是星蟲,為海生軟肢生物。據《閩小記》記載,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生于海濱,形似蚯蚓,即沙巽也”??亢5娜萑?,在灘涂中捉出土筍,將肚腸中的泥沙處理干凈,放入開水中熬煮,煮出膠質,自然冷卻后就是一碗土筍凍。晶瑩剔透的土筍凍加入醬油、老醋、蒜蓉等調料,別有一番風味。

莊家地窖里私藏多年的永春醋,在北宋初年就出現在泉州人的餐桌上。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等為原料,經過50道工序和“時間魔法”釀成,在陶缸里至少要“修煉”三年,才能形成酸中帶甘、醇香爽口的好味道。泉州人喜酸,老醋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調料。制作醋肉、醋豬腳等傳統美味時,醋都是烹飪的“靈魂”。泉州人吃海鮮時,更是需要一盤醋加醬油和蒜蓉作蘸料。

隨著《雁回時》的熱播,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社交平臺上,網友們對這部劇里的美食討論熱度不斷升溫,更是掀起了打卡泉州美食的“熱梗”。“劇中的‘建溪茶’,應該指的是福建安溪茶吧?”“以前只在歷史書上看到過泉州,現在想跟著劇里的美食到泉州打卡。”“大愛泉州,集文化、人物、美食于一體的古城,讓我一個月去了兩次。”小紅書博主“一只嘀嘀DIDI”則在追劇時創作了一幅《舌尖上的“雁回時”》插畫。“因為這部劇,我們泉州的美食正在被全國各地更多的人看見,很自豪,于是我就把它們畫下來了。”她說。

泉州美食實力出圈頻頻上熒幕

泉州美食以獨特的魅力登上熒幕已有歷史。早在2014年,石獅蘿卜飯等美味就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收獲一大撥粉絲。泉州這座包含多元美食的“寶藏城市”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來,泉州美食熒屏熱度更盛。3月,央視六套首部微短劇《和你的桃花源》開播。該劇在泉州永春五里古街、十里桃源·卿園、北溪文苑取景,同時充分挖掘了永春地方特色美食,永春的“一縣一桌菜”魁星宴和永春傳統美食咯攤貫穿劇中。咯攤是“泉州版火鍋”,已有300年歷史。彼時的永春五里街是閩南著名集鎮之一,往來的商人因忙碌而沒有時間餐食,便將各自帶來的鮮肉、豬下水放進小爐熱鍋燙著吃,食物煮開時,發出“koko”的聲音,與“咯”的閩南語發音相似,因此這道吃食被取名為咯攤。如今,大家吃到的咯攤湯底由豬大骨熬成,湯中放入了豬肉羹、羅漢肉、腸灌腸、大腸頭、豬肺、蛋腸等食材,冬天時來上一碗,從舌尖到腸胃都被暖意包裹,滿心熨帖。魁星宴以12道主菜串聯起泉州永春的千年文脈與山海饋贈,其中包含了榜舍龜、鼠曲龜、老醋豬腳、豬肚養脾散、石鼓白鴨湯等美名遠揚的地道美味。

由李現和周雨彤主演的《春色寄情人》是2024年的熱劇,劇中的泉州元素吸引了不少影迷前來泉州打卡,其中泉州美食征服了他們的味蕾。劇中出現的炸物攤,是泉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巷口美食”,腌制過的新鮮豬肉、排骨,還有芋頭、地瓜、菜粿、紫菜丸子等食材在油鍋中翻騰,被炸至酥脆可口。傍晚下班或放學回家,停在巷口,買上一份,為晚飯餐桌加一點“驚喜”。劇中女主母親經營了一家鹵料店,鹵料攤同樣是老泉州人“加菜”時的“好料”。雞爪、豬舌、豬耳朵、豆干、套腸、牛肉等食材鹵制后,再加入花生醬、蒜蓉拌勻,是泉州獨有的鹵料香。

泉州美食,不僅出現在一部部熱播劇里,在綜藝節目中也有亮眼表現。最近,在央視頻推出的大型融媒體美食文化節目《中國美食大會》中,牛肉羹、姜母鴨、封豬腳、石榴芋泥、沙茶肥牛水晶管、八寶葫蘆雞等多道美食上鏡,獲得節目嘉賓盛贊。在“大美宴席”環節中,以南宋泉州籍文人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為靈感打造的“宋元海絲宴”,從泉州德化“千年瓷都”美名中汲取靈感的“瓷都盛宴”,更是驚艷了一眾網友。

如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蘿卜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四果湯、《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的永春老醋等,早已被全國“吃貨”熟知。還有更多綜藝節目正講述著泉州的美食故事,央視一套《三餐四季》,明星任賢齊在節目中品嘗了湖頭米粉、鹵豬腳、雞卷、四物番鴨湯等安溪特色美食,體驗了泉州家宴的地道風味;《“小美好”中國行》第二季探尋泉州年夜飯,面線糊、潤餅菜、水丸湯、牛肉羹等閩南古早味入鏡;城市宵夜文化紀錄片《宵夜江湖》里,腸灌腸、海蠣煎等誘人美食“上線”……

跟著“劇本”逛吃泉州美食

循著溢出屏幕的香氣,跳出鏡頭之外,來到泉州應該怎么吃呢?

在《春色寄情人》里出鏡率極高的中山路水門巷,就是泉州吃早餐的好去處。巷子里有老字號的面線糊店,客人絡繹不絕。熱氣騰騰的清糊加上醋肉和大腸,是泉州人吃面線糊的“標配”。光吃面線糊可不夠,泉州人還會來一份剪成一段一段的油條,蘸著醬油吃。泉州的早餐可不僅有面線糊,《雁回時》劇中角色鄧大人提到的馬蹄酥也有泉州版。泉州版的馬蹄酥雖與劇中的形狀有所不同,但同樣美味。泉州馬蹄酥形如馬蹄,也有人稱它為“甜油條”,是用面粉加糖、芝麻等炸成的,外皮酥脆香甜,內里松軟帶嚼勁,咬上一口,芝麻香夾雜著麥香在齒間化開。在泉州,馬蹄酥與碗糕、滿煎糕并稱“古早味三件套”,碗糕和滿煎糕同樣適合在早餐時嘗一嘗。有了糕點,再來一碗加蛋的花生仁湯,美味加倍。泉州的花生仁湯,花生去皮后燉煮,湯汁奶白,花生仁入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午餐,自然不能錯過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的“???rdquo;姜母鴨了。泉州中心市區涂門街、中山路、西街、新華路等處,都有不少姜母鴨店,不同店鋪的姜母鴨,烹飪后的干濕程度各有不同,可提前做好攻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除了姜母鴨,鹽燒鴨也值得一品。鹽燒鴨的主要食材同樣是姜母與番鴨,燉好后軟爛香嫩,清爽不油膩。午飯與米飯搭配的泉州傳統美食,還有醋豬腳。《雁回時》中的永春老醋,與焯水后的豬腳一同燜煮,再放入冰糖、醬油等調料,入口酸中有甜、咸中有鮮。

晚餐,可以一邊逛逛古城,一邊尋覓美味。小小的一碗土筍凍,正適合邊逛邊吃。走在中山路濃縮南洋風格精華的騎樓下,眼里看到的是泉州人與海洋的故事,舌尖品嘗的是“大海的鮮甜”。吃過土筍凍,海蠣煎與牛肉羹也適合填飽肚子,海蠣與雞蛋、蒜苗煎過的香,與牛肉羹的爽滑搭配,令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

“逛吃”結束,想要回酒店繼續追劇,可別忘了打包一份泉州的甜品。石花熬成的石花膏,不僅是泉州甜品“頂流”四果湯里的主角,還可以搭配蜂蜜水,做成“泉州奶茶”,喝起來清涼又爽口。追完“今日份”的電視劇或綜藝節目,泉州一日美食之旅也暫告一段落。不過,就算劇中的故事已經結束,但泉州的美食可不是一天就能嘗遍的,不妨多用幾天時間,好好品味泉州的“山珍海味”。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夜夜爽太视频精品 |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看 | 一本在线高清不卡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