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海絲泉州 呼喚福建書寫
“海絲背景下的福建文學”主題沙龍現場 (林勁峰 攝)
27日,第一屆海絲泉州文學周活動之一——“向海而生”文化采風在石獅舉行,并開展了“海絲背景下的福建文學”主題沙龍,省外文學名家與福建本土作家攜手感受海絲泉州,暢談福建文學的無限可能,呼喚福建書寫。
“每一個作家都有夢想,每一篇文章里都有地圖。”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蘇童談道,福建是一塊未被充分發現的“寶地”,作家要首先關注作品本身,致力于寫出足夠優秀的作品,“地圖”才會從作品的傳播中浮現出來,才能讓其他地域的人認識到福建,進而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部分。
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以陳寅恪的“觀空者而觀時”觀點引入,指出福建文學具有“時間軸”,即可以從時間的維度來審視福建文學,無論是宋代、近代還是現代,都能梳理出許多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開創性人物,進而更好地認識福建文學、福建文化。要不斷地回顧和追溯傳統,重申大膽探索、勇于變革的氣魄,才能真正探明福建的文化優勢。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坦言,來到泉州讓他“感受非常深”,這里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也有許多精彩的題材故事有待挖掘,希望本地作家可以踏實沉穩、認認真真地把這些故事寫出來。“文學不能急,得持續發力。”他表示,未來將陸續邀請全國名家來到泉州,加強聯動,激發更多優秀的創作者書寫泉州故事、福建故事。
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陳毅達說,“向海而生”的主題,在某種意義上呼應了今日福建文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立足于中國大陸的東南沿海,福建作家應當用投向大海的目光,用廣闊的胸襟視野,開展文學創作。他希望福建作家以國際化的思想、眼界與站位,努力推動文學創作向海奮進、向海奔騰。
此次活動省內外文壇作家云集,知名詩人、學者、北京十月文學院原院長呂約,福建省作協、福建文學雜志社、海峽文藝評論雜志社相關負責人,以及廈門、泉州等福建本地作家學者參加。
責任編輯:蘇慧敏